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轶兰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生长节律
  • 1篇生物钟
  • 1篇头低位
  • 1篇头低位卧床
  • 1篇昼夜节律
  • 1篇稳态
  • 1篇卧床
  • 1篇节律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骨代谢
  • 1篇NM
  • 1篇NMD
  • 1篇
  • 1篇CA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作者

  • 2篇郭金虎
  • 2篇吴轶兰
  • 1篇陈善广
  • 1篇王政
  • 1篇田雨
  • 1篇肖毅
  • 1篇万宇峰
  • 1篇谈诚
  • 1篇陈晓萍
  • 1篇张琳
  • 1篇王春慧
  • 1篇柯云
  • 1篇郭一鸣

传媒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45d-6°头低位卧床对尿Ca和P含量及其昼夜节律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45 d-6°头低位卧床对尿液中Ca和P元素昼夜节律的影响,探讨卧床实验中骨丢失的可能规律与机制。方法收集卧床实验8名受试者尿样,每个时间段连续收集3 d。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对尿样中的Ca,P和K三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Ca和P等元素的昼夜节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尿Ca总含量在卧床前、中、后3个时间段无显著差异,但Ca元素的日间含量在卧床中的早期和晚期阶段都显著降低,在卧床后又恢复至接近卧床前水平。尿中P元素总含量在卧床中的早期显著升高,随后不断下降,到卧床晚期则显著低于卧床前水平,P元素在日间和夜间的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反映骨质变化的Ca/P参数在卧床中和卧床后也有显著变化。此外,卧床实验也对尿液中Ca和P含量变化的昼夜节律具有影响。结论卧床实验对于尿中Ca和P含量及Ca/P参数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也影响了Ca和P含量的节律性,这些变化可能与卧床过程中骨代谢失衡有关。
万宇峰张琳喻昕阳郭一鸣于嘉利李泓萤吴轶兰柯云王政肖毅谈诚田雨王春慧陈晓萍陈善广郭金虎
关键词:头低位卧床昼夜节律
NMD因子调节粗糙链孢霉生物钟基因表达及生长节律的研究
NMD因子对于调节mRNA的表达与质控具有重要作用,过去在粗糙链孢霉和植物中的研究初步揭示NMD因子对生物节律具有调节作用,但具体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粗糙链孢霉是一种分枝状真菌,是研究生物钟的一种重要模式生物。我们...
吴轶兰张印于嘉利郭金虎
关键词:生物钟NMD生长节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