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硕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有效势
  • 1篇原子
  • 1篇中红外
  • 1篇中红外激光
  • 1篇里德伯态
  • 1篇钠原子
  • 1篇金属
  • 1篇金属原子
  • 1篇激光
  • 1篇碱金属
  • 1篇碱金属原子
  • 1篇光波
  • 1篇光波长
  • 1篇红外
  • 1篇红外激光
  • 1篇高次谐波产生
  • 1篇波长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篇张硕
  • 1篇林伟华
  • 1篇乔豪学
  • 1篇朱岱巍
  • 1篇姚金

传媒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物理实验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优化有效势模型与拟谱法在碱金属原子高次谐波产生研究中的应用
2017年
结合数值参数优化有效势模型与拟谱-分裂算符方法,研究了强激光场下碱金属原子气的高次谐波产生过程。基于参数优化有效势特点对演化矩阵进行了处理,保证了演化过程中含时波函数与闭壳层轨道的正交性。选取波长为3038 nm、强度约10^(13)W/cm^2的中红外激光场作为驱动场,计算了锂、钠、钾原子的高次谐波谱。研究了长激光脉宽下里德伯态钠原子束缚态跃迁峰对谐波产生的贡献,结果表明里德伯态与基态的共振会使低阶谐波的强度增加一个量级,验证了该方法描述含时演化过程中电子重俘获过程的可靠性。
张硕乔豪学
关键词:有效势碱金属原子中红外激光
基于Lau效应测量光波长的讨论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双光栅Lau效应测量光波长的原理,提出了筛选有效数据的方法,并详细讨论了通过测量两光栅间距和Lau条纹周期分别计算波长的可行性问题.通过综合考虑对实验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认为利用两光栅间距计算波长虽然标准差较大,但相对偏差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利用Lau条纹周期计算的波长看似标准差小,但与真实值的相对偏差较大,从统计和实验的观点来说该方法是不可行的,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方法.
朱岱巍林伟华张硕姚金
关键词:光波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