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振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盖艾滋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艾滋病
  • 2篇疫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HIV/AI...
  • 1篇疫情分析
  • 1篇知识行为
  • 1篇膳食
  • 1篇生存率
  • 1篇随访
  • 1篇同性恋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逆转录病毒
  • 1篇中小学校学生
  • 1篇转录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病学研究
  • 1篇男男同性恋
  • 1篇男同性恋

机构

  • 6篇宜兴市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徐振
  • 2篇王骊
  • 2篇杨亚明
  • 2篇梁静
  • 2篇李川
  • 1篇陈玉明
  • 1篇吴亦琴

传媒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999—2014年宜兴市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宜兴市1999—2014年的艾滋病感染情况。方法对宜兴市1999—2014年艾滋病感染的上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1999—2014年共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309例,总体发现AIDS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从感染途径来看,异性传播占第1位(55.3%),同性传播占比列第2位(29.1%),吸毒第3位(11.7%),其他途径占比很小。男男同性恋从零发现到2014年发现20例,占比达到31.7%。从户籍来看,该地户籍病例较多(64.1%),其中前3位为官林镇、宜城街道及丁蜀镇。男女性别比为5.18(259∶50)。年龄主要集中在20~69岁间,50岁以上老年人发现人数呈现增加趋势,从2004年的3例发展至2014年的25例,晚发病例比例较高。结论今后应特别加强老年人及男男同性恋群体的AIDS防治和干预工作。
杨馨惟乔健健鲍杏芬徐振凌达云杨亚明
关键词:艾滋病老年男男同性恋
宜兴市16所中小学校学生伤害现况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了解宜兴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宜兴市16所中小学校的17 536名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2015年9—11月伤害发生情况。结果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20%(386/17 536),男女生伤害发生比例为1.38∶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1),各学段间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84,P<0.05)。跌倒/坠落伤居伤害类型首位,发生率为1.20%;其余依次为动物致伤(0.29%)、交通事故(0.22%)、锐器伤(0.21%)、钝器伤(0.17%)、烧烫伤(0.09%)和窒息(0.02%)。发生地为学校的占36.79%,家中占34.45%,其他公共场所占28.76%。伤害发生时进行的活动,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玩耍娱乐(36.01%)、行走(25.13%)、体育运动(16.32%)、骑车(7.51%)。受伤后到急诊室或门诊就诊占37.05%,自行处理占35.23%,校医室就诊占20.21%,住院占4.15%,没有处理占3.37%。因伤害缺勤总天数为725 d,平均缺勤1.88 d。结论伤害已成为影响宜兴市中小学生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显得尤为迫切。
梁静杨亚明陈玉明徐振李川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宜兴市2004-201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了解宜兴市2004-201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宜兴市2004-2013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宜兴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259例,其中AIDS病人78例,HIV感染者181例,死亡33例,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以20~49岁组为主,共185例,占71.43%,男女比5.17∶1,以农民、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传播途径以经性传播为主(占76.07%),其中异性性传播、同性传播分别占54.83%、21.24%;其次为注射毒品,占21.62%。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133例,占51.35%;来自疾控中心126例,占48.65%。主要发现途径居前3位的分别是羁押人员体检(占29.73%)、门诊检测(占20.85%)、住院及术前检测(占20.46%)。结论宜兴市HIV/AIDS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
王骊乔健健鲍杏芬徐振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高危人群
2005~2013年宜兴市HIV/AIDS疫情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宜兴市2005~2013年HIV/AIDS流行特征和趋势,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2005~2013年宜兴市发现的所有确证HIV/AIDS的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2005~2013年共确证HIV/AIDS 284例,分布全市各个乡镇;男女性别比为5.60∶1;年龄以以21~60岁为主,占86.97%;职业以工人、农民、无业人员以及监管场所羁押人员为主;传播途径性接触占75.70%,男男同性性接触占其中的33.49%。结论宜兴市HIV/AIDS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要加强对男男同性恋人群的关注。
乔健健徐振鲍杏芬凌达云吴亦琴
关键词:HIV/AIDS
宜兴市中小学生合理膳食知识行为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了解宜兴市中小学生合理膳食认知及相关行为健康教育效果,为探索有效的合理膳食健康教育模式和改善学校、家庭膳食行为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宜兴市3所小学和3所初中的66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教育大讲课、展板宣传、讲座等形式进行干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基线调查,3个月后再次对同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学生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为66.09%。合理膳食知识得分,小学生干预前为(16.50±2.72)分,干预后为(22.72±3.27)分(Z=-17.987,P〈0.01);中学生干预前为(18.53±2.26)分,干预后为(23.99±2.68)分(Z=-19.047,P〈0.01)。干预前后合理膳食行为和身体锻炼行为报告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3.06%上升至干预后的77.88%,中学生从干预前的57.77%上升至干预后的76.98%(χ^2值分别为65.895,110.105,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后中小学生合理膳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合理膳食行为也得到明显改善。应从学校、家庭、学生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膳食习惯。
梁静徐振李川
关键词:膳食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干预性研究
124例HIV/AIDS患者3年随访生存调查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生存状况,为更好提供免费治疗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宜兴市124例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开展为期36个月的随访调查。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分析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 124例HIV/AIDS患者3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8例,累积生存率为80.6%;12个月随访期内累积死亡18例,累积生存率为85.5%,平均生存时间(48.71±31.93)(95%CI:43.09~54.33)月。其中,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累积生存率为86.9%,平均生存时间(52.68±28.31)(95%CI:46.73~58.63)月;未治疗组累积生存率为59.5%,平均生存时间(39.38±37.97)(95%CJ:27.14~51.6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12,P〈0.01)。结论HIV/AIDS患者确诊后12个月内死亡风险较高,抗病毒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存活时间。
王骊乔健健鲍杏芬徐振
关键词:艾滋病累积生存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随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