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拉巴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农业科学社会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湿地
  • 2篇土壤
  • 2篇酶活
  • 2篇拉鲁湿地
  • 2篇胞外酶
  • 2篇胞外酶活性
  • 1篇地层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调解
  • 1篇调解制度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人民调解
  • 1篇人民调解制度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因子
  • 1篇农村
  • 1篇农牧
  • 1篇农牧区

机构

  • 5篇西藏大学

作者

  • 5篇拉巴
  • 2篇郭小芳
  • 2篇熊宁
  • 2篇梁泽鹏
  • 1篇土登次仁
  • 1篇德吉
  • 1篇欧珠永青
  • 1篇巴桑旺堆

传媒

  • 3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西藏新农村建设中法文化研究
2020年
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任何一次发展进步都离不开法文化的助力和推动。在各级政府的全面推进下,西藏地区新农村建设正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但法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在西藏新农村建设中,结合时代特点和地区定位,深入研究法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新农村建设中法文化建设的意义、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新农村法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拉巴
关键词:新农村法文化
拉鲁湿地土壤理化因子与酵母菌多样性及产胞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从拉鲁湿地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结合经典分类法及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获得的83株酵母菌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并对土壤的基本理化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分属于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假丝酵母属Candida、原囊菌属Protomyces、红酵母属Rho-dotorula及Cystofilobasidium 5个属16个种,其中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包括8个种。多样性指数比较结果表明,6号样点酵母菌多样性最丰富,9号样点最低。理化因子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样点所测的6种理化因子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6号样点水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点(P<0.05),3号样点铵态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最高(P<0.05),9号样点则最低(P<0.05);3、4、5、6号样点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个样点(P<0.05)。酵母菌多样性与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而有机质含量与酵母菌总丰度相关性系数较高。产不同胞外酶活性菌株比例与土壤理化因子间不呈现显著相关性,果胶酶活性菌株比例与水分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速效磷与产脂肪酶活性菌株比例则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0.05)。
郭小芳熊宁郝兆梁泽鹏拉巴
关键词:拉鲁湿地土壤
西藏堆龙德庆县马乡不整合地层的主要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地层不整合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及鉴定地壳特征和运动时期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马乡不整合地层的调查,发现在堆龙德庆县马乡青藏公路两侧有一套白垩纪地层和晚白垩世早第三纪中酸性陆相火山岩系,该岩系记录了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重要构造运动,对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演化信息。
土登次仁拉巴
关键词:白垩纪地层
新时期西藏农牧区基层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2009年
基层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民间调解的重要保证,这种民间调解制度在我区调解处理各类民间纠纷、维护当地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文章通过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完善这一制度的改革思路。
巴桑旺堆欧珠永青拉巴
关键词:农牧区人民调解制度
西藏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多样性及产胞外酶活性菌株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西藏拉鲁湿地土壤中分离酵母菌,开展城市湿地酵母菌多样性研究。结合经典分类法及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获得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并进行产胞外酶活性菌株的皿内初筛。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83株酵母菌分属于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假丝酵母属Candida、原囊菌属Protomyces、红酵母属Rhodotorula及孢囊线黑粉酵母Cystofilobasidium等5个属16个种,其中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相对丰度最高,约26%,其次为维多利亚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victoriae和山杨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spenensis;多样性分析表明,LhWS6样点的酵母菌多样性最丰富,LhWS9样点则最低;产胞外酶活性菌株初筛结果表明,25℃下产脂肪酶活性菌株比例最高,为67%,而4℃下产淀粉酶活性菌株数最多,为49株。另外,低温条件下产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菌株比例均高于常温条件。结果表明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总体种类较丰富,但每个样点的种类相对单一,说明湿地生境或人为活动一定程度影响到该生态环境酵母菌的种群分布,开发青藏高原耐低温、产胞外酶等活性菌株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郝兆梁泽鹏熊宁拉巴德吉郭小芳
关键词:拉鲁湿地土壤D1/D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