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生化
  • 1篇血液生化指标
  • 1篇伤患者
  • 1篇生化
  • 1篇创伤
  • 1篇创伤患者

机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方文革
  • 1篇黄双莲
  • 1篇陈惠鸿
  • 1篇蔡志仕
  • 1篇李扬

传媒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创伤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的比较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创伤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初步变化规律。方法将本院创伤住院患者318例分成轻、中、重度伤3个创伤组,再选择一组体检科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的血常规、肝功能及电解质的部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轻度伤组(A组)、中度伤组(B组)、重度伤组(C组)和对照组(D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两两比较(B组和C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两者间的比较除外)均有统计学意义。A、B、C 3组分别与D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分别与C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B、C、D 3组分别与A组的血清胆汁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B、D 3组分别与C组的血清钙、血清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D两组分别与B组的血清磷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生化指标可用于初步指导创伤的临床实践,尤其适合广大基层医院应用。
蔡志仕方文革陈惠鸿李扬黄双莲
关键词:创伤血液生化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