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斑蝥素的毒理机制研究进展
- 昆虫天然产物斑蝥素(Cantharidin,CTD,C10H1204)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鞘翅目芫菁科等昆虫体内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本身是芫菁类昆虫应对其捕食性天敌的天然化学防御物质。微量的斑蝥素有杀虫、抑菌生物活性,还有一定...
- 汪丽陈利平张来喜杨宝东张爱环张民照王进忠张志勇
- 关键词:斑蝥素杀虫活性细胞凋亡
- 斑蝥素对草地贪夜蛾Sf9细胞膜完整性和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为明确斑蝥素对昆虫细胞膜的作用及其机理,本研究利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卵巢细胞系Sf9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结合荧光探针FDA/PI及DiBAC4(3)技术研究斑蝥素(cantharidin,CTD)对Sf9细胞膜完整性及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MP)的影响。结果表明:32μmol/L CTD处理6h和12h后,电镜观察均未发现细胞膜结构破损;FDA/PI染色后,32μmol/L CTD处理0.5h后细胞FDA荧光强度比对照显著降低(P<0.05),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的细胞比例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32μmol/L CTD处理140s后即引起MP发生显著性去极化(P<0.05);64μmol/L CTD处理瞬时MP发生显著性去极化(P<0.05);32μmol/L CTD处理3h内及64μmol/L CTD处理2h内MP仍保持显著性去极化(P<0.05),之后去极化程度降低;32μmol/L CTD处理6h及64μmol/L CTD处理3h时MP去极化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说明,CTD处理短时间内可引起Sf9细胞膜电位去极化并维持一段时间,同时导致细胞活性发生不可逆下降,但未对细胞膜结构完整性产生破坏。
- 汪丽张来喜张志勇杨宝东王进忠张爱环张民照
- 关键词:斑蝥素SF9细胞膜电位去极化
- 斑蝥素的毒理机制研究进展
- 昆虫天然产物斑蝥素(Cantharidin,CTD,CHO)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鞘翅目芫菁科等昆虫体内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本身是芫菁类昆虫应对其捕食性天敌的天然化学防御物质。微量的斑蝥素有杀虫、抑菌生物活性,还有一定的除草作用...
- 汪丽陈利平张来喜杨宝东张爱环张民照王进忠张志勇
- 关键词:斑蝥素杀虫活性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