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秋萍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专业
  • 1篇性价值观
  • 1篇社会资本
  • 1篇朋友
  • 1篇朋友圈
  • 1篇资本
  • 1篇自我
  • 1篇自我认知
  • 1篇录取
  • 1篇录取分数
  • 1篇价值观
  • 1篇后备军
  • 1篇传播者
  • 1篇传媒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2篇涂秋萍
  • 1篇黄馨茹
  • 1篇张瓅尹
  • 1篇赵金
  • 1篇胡涛

传媒

  • 1篇新闻知识
  • 1篇青年记者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闻“后备军”眼里的传媒
2015年
主持人的话:高校新闻专业中聚集了一部分中国的有为青年,这样说不仅是因为新闻专业的录取分数在许多大学是最高的,更是因为在选择新闻专业时,他们怀揣着关怀社会、做社会资讯的传播者、做社会良性价值观的传播者的理想。
黄馨茹赵金戴瑞凯胡涛涂秋萍苏阳
关键词:新闻专业后备军传媒录取分数性价值观传播者
微信朋友圈伪抽样效应对大学生线下社会资本的影响
2015年
微信朋友圈作为虚拟社区的一种,其显著的特征是成员身份的审核性。这种"熟人社交"的成员结构基础使朋友圈的使用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被关注"的用户体验,得到了在社会互动层面追求和凸显自身存在方式的某种路径。从个人发布内容或观点的朋友圈反馈来看,正因"圈"内成员身份的审核性,个人发布内容观点得到的态度反馈理论上应该存在"伪抽样"效应。这种"伪抽样"效应是否确实存在,以及是否会进而影响个人对相应内容、事件、观点的认知,从而影响自我认知,最终使得个人在现实世界的社会资本受到影响,是本文希望考察的问题。大学生作为使用"朋友圈"的集中人群,同时也是未来社会的主流人群,将其作为观察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考察价值。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回收有效问卷378份,通过理论阐释和数据分析,证实了朋友圈伪抽样效应的存在,但其对大学生线下社会资本的影响在现阶段并不明显。
张瓅尹涂秋萍
关键词:自我认知社会资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