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蕊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燃烧室
  • 3篇回流燃烧室
  • 2篇气膜
  • 2篇气膜冷却
  • 2篇壁面
  • 1篇对流换热
  • 1篇气膜孔
  • 1篇气膜冷却效率
  • 1篇扰流
  • 1篇扰流柱
  • 1篇雷诺数
  • 1篇换热
  • 1篇传热

机构

  • 4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长沙航空职业...
  • 1篇中国航空动力...

作者

  • 4篇石蕊
  • 3篇杨卫华
  • 3篇曹俊
  • 3篇宋双文
  • 2篇谢婕
  • 1篇张靖周
  • 1篇郝旭生
  • 1篇熊纯
  • 1篇谭晓茗
  • 1篇罗国良

传媒

  • 3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弯曲段壁面冲击发散冷却效率的实验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研究回流燃烧室弯曲段采用冲击发散冷却结构形式对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多种不同几何尺寸的计算模型,采用试验方式分别对其冷却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吹风比对冷却效率影响显著,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冷却效率升高。沿整个弯曲段冷却效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是变化幅度很小。(2)弯曲段冲击发散冷却结构发散孔倾角对冷却效率影响很大,冷却效率随着发散孔倾角的减小而增大。(3)发散孔纵向间距小的发散孔板冷却效率高于纵向间距大的发散孔板的冷却效率。
曹俊杨卫华石蕊郝旭生宋双文
关键词:回流燃烧室传热
弯曲段冲击扰流柱/逆向对流/气膜冷却效率的研究(1)——实验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研究回流燃烧室弯曲段冲击扰流柱/逆向对流/气膜冷却结构形式对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设计了5种不同几何尺寸的实验件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扰流柱的存在使得弯曲段冲击扰流柱/逆向对流/气膜冷却效率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在小吹风比时更为突出;②吹风比对复合冷却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在相同冷却壁面处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吹风比M>1.0时,吹风比对冷却效率的影响已不明显;③扰流柱的排列形式对冷却效率的影响不大.
石蕊熊纯曹俊谢婕杨卫华宋双文
关键词:回流燃烧室扰流柱
气膜孔内部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气膜孔内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气膜孔内雷诺数(Re=10 00050 000)、气膜孔倾角(α=20°40°)及长径比(l/d=46)对气膜孔内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在研究参数范围内,结果表明:①气膜孔内表面传热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强;②增大孔倾角,气膜孔进口附近的表面传热系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③气膜孔内周向平均表面传热系数沿程呈单调下降的趋势,在小长径比下气膜孔内总体平均表面传热系数较高.
谢婕张靖周谭晓茗石蕊
关键词:气膜冷却气膜孔对流换热雷诺数
弯曲段壁面冲击发散冷却结构流量系数与冷却效率的实验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研究回流燃烧室弯曲段采用冲击发散冷却结构时的流量系数和冷却效率,设计了多种不同几何尺寸的实验件模型,分别对其流量系数和冷却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弯曲段冲击发散冷却结构的流量系数较小,一般不会超过0.7.发散孔倾角为40°的流量系数要小于倾角为20°和30°的流量系数,流量系数随着发散孔纵向间距比的增大而减小.②弯曲段冲击发散冷却结构的冷却效率均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而增大,其冷却效率要明显高于直板冲击发散冷却结构,且这种差异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罗国良杨卫华曹俊石蕊宋双文
关键词:回流燃烧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