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明亮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达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瘤
  • 1篇多平面
  • 1篇多平面重建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自发性蛛网膜...
  • 1篇网膜
  • 1篇下腔出血
  • 1篇颅内
  • 1篇颅内动脉
  • 1篇颅内动脉瘤
  • 1篇螺旋计算机
  • 1篇膜下
  • 1篇急性
  • 1篇脊柱
  • 1篇脊柱骨

机构

  • 3篇达县人民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达州职业技术...

作者

  • 3篇张连山
  • 3篇杨清
  • 3篇肖明亮
  • 2篇杜涛明
  • 2篇唐烨真
  • 1篇王建
  • 1篇张怀海
  • 1篇李维
  • 1篇纪南帅

传媒

  • 3篇川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性单纯骨髓挫伤的MRI表现特点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单纯骨髓挫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对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均未见异常的63例骨髓挫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表现特点。结果本组MRI检查63例中,膝关节35例,脊柱28例;其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STIR及T2*WI上病灶与正常骨髓组织的对比度更高。在长骨灶病呈长斑片地图样,其长轴大体与应力骨小梁走行相一致;在脊柱椎体病灶表现为分布于椎体中央或近终板区的呈横形小片条带状,与椎体应力骨小梁排列垂直。结论MRI能清楚的显示急性单纯骨髓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并且病变的形态特点及分布与局部骨髓的营养血管有关。
蒋代彬张连山杨清杜涛明唐烨真彭施皓肖明亮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16层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检出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检出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手术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2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头颅常规扫描及CTA检查。血管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 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20例患者经CTA检出动脉瘤共计28个,其中4例患者系多发动脉瘤,其余16例患者为单发。瘤体直径最大40mm,最小的为1.5mm。结论16层螺旋CT的CTA对动脉瘤检出率高,快速、无创、经济,可以作为诊断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急诊短期内不能行DAS检查的患者。
张连山杨清杜涛明蒋代彬唐烨真肖明亮彭施浩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表面遮盖(SSD)重建在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三维表面遮盖(shadow surface display,SSD)重建在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脊柱骨折病人行16层螺旋CT检查,同时根据临床需要进行MPR及SSD重建。结果:62例脊柱骨折中,寰枢椎骨折7例,其中寰椎骨折4例,齿突骨折3例,下颈椎及胸腰椎骨折55例,其中按骨折稳定程度分为稳定性骨折11例,不稳定性骨折44例。结论:16层螺旋CT MPR及SSD重建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脊柱骨折任意角度的影像信息,能清楚显示前中后柱骨折及骨折块的情况,对椎管受累情况、骨折后脊柱稳定性的判断等能作出明确诊断。
蒋代彬张连山王建纪南帅杨清李维张怀海肖明亮彭施皓
关键词:脊柱骨折多平面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