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La_(0.6)Sr_(0.4)Co_(0.8)Fe_(0.2)O_(3-δ)超细粉体的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2008年
- 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合成La_(0.6) Sr_(0.4)Co_(0.8)Fe_(0.2)O_(3-δ)(LSCF)复合氧化物粉体,用XRD、TG-DTA、TEM等对产物形成过程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自燃烧法一步合成了粒径为30~70 nm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La_(0.6)Sr_(0.4)Co_(0.8)Fe_(0.2)O_(3-δ)超细粉体,粉体具有较高烧结活性,1100℃下烧结2 h相对密度达到95%。利用热膨胀仪测量发现样品从室温到1000℃的平均膨胀系数为19.3×10^(-6)/K;直流四探针法电导测试表明,样品在200~600℃温度范围内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由580 S·cm^(-1)升至最大值1000 S·cm^(-1),在600℃后样品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缓慢降低,样品的电导率在200~800℃温度范围内均高于580 S·cm^(-1),能很好地满足中低温SOFC的使用要求。
- 田长安蔡铜祥刘俊亮杨晓伟蔡俊曾燕伟
- 关键词:LSCF电导率超细粉体
- 自燃烧法制备钛酸铅铁电纳米晶被引量:5
- 2006年
- 本文以硝酸铅、钛白粉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自燃烧方法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铅(PT)纳米晶,研究了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C/M及氧化度Q对体系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和合成产物单相性与结构的影响,从热力学定量分析和实验上确立了低温氧化除去包裹在PT表面残余碳的有效方法。实验表明:当C/M=1.5,Q=47.1%时,可合成平均粒度约为10nm的单相等大PT纳米晶,经300℃空气氧分压条件下氧化除碳,不引起晶粒粗化。
- 臧军蔡俊曾燕伟田长安
- 关键词:钛酸铅除碳
- Glycothermal法制备钛酸锶钡纳米晶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采用Glycothermal法制备了尺寸分布窄的准球形钛酸锶钡纳米晶.利用XRD、拉曼光谱以及TEM对合成纳米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测定与表征,研究了Glycothermal法制备BST纳米晶过程中醇-水比、温度和液相中Ba/Sr比等因素对产物组成、晶体结构、晶粒尺寸与结晶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利用Glycothermal法,可在无矿化剂的条件下制备出单分散性好的BST纳米晶.
- 孔祥蓉蔡俊胡振兴曾燕伟
- 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合成La_(9.33)Si_6O_(26)超细粉体被引量:13
- 2008年
- 用柠檬酸和乙二醇做络合剂和燃料,硝酸盐做氧化剂,用氨水调节溶胶pH值,通过溶胶凝胶-自燃烧法一步合成了可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新型固体电解质La_(9.33)Si_6O_(26).用XRD、TEM等分析方法对合成粉体进行了物相测定与形貌观察,并初步考察了粉体的烧结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工艺参数的有效设计,溶胶-凝胶和自燃烧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合成所需要的高温,一步合成粒径约为150~300nm的单相La_(9.33)Si_6O_(26)超细粉体,其烧结温度比固相法制备的粉体的烧结温度约低200℃.
- 田长安刘俊亮蔡俊曾燕伟
- 关键词:超细粉体
- 湿化学方法制备单分散铁电氧化物纳米晶
- 纳米有序结构材料是当今纳米材料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复合氧化物铁电纳米晶由于其自身优异的铁电性能和晶粒内部结构特点,成为自组装制备新一代超高密度铁电存储器极具潜力的结构单元。因此,高质量的复合氧化物铁电纳米晶的制备受到了...
- 蔡俊
- 关键词:纳米晶锆钛酸铅钛酸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