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波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癌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基因亚型状况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河北省保定地区宫颈癌伴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者基因亚型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及体检的3700例河北省保定地区户籍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HPV基因分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结果,同时结合组织学检查,分析HPV-DNA亚型感染状况。结果3700例受检者中共检出HPV阳性740例,阳性率为20.00%,检出宫颈癌患者600例,占比16.22%,宫颈癌患者中HPV阳性者为410例,阳性率为68.33%,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5.89%)、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40.58%)和其他病理类型的患者(0.42%),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癌伴HPV感染患者基因型分布前三位为HPV16(54.39%)、HPV58(8.29%)、HPV66(6.83%);宫颈癌伴HPV感染患者单一感染比例(62.44%)高于多重感染比例(37.56%),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癌伴HPV感染患者中>40~50岁的患者比例(44.63%)最高,其次是>50~60岁的患者(23.90%);同时鳞癌患者HPV阳性率高于腺癌与其他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HPV感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分级为Ⅱ级与Ⅲ级的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高于早期浸润未分级及Ⅰ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河北省保定地区最常见的HPV基因亚型是HPV16、HPV58与HPV66,>40~50岁是HPV感染的主要人群,且宫颈癌HPV阳性率与不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级有关,HPV基因亚型分析在临床宫颈病变诊断和早期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 刘佳麒李丽魏海波李芳张会辰王建
-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利多卡因改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利多卡因组,每组10只。根据改良Garcia神经功能评分评定大鼠神经功能;HE染色检测基底动脉横截面积评估血管痉挛;尼氏染色观察大鼠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改变;TUNEL染色观察基底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基底动脉Bcl-2、Bax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基底动脉中Bcl-2、 Bax、 Cleavedcaspase-3、 PI3K、 p-Akt、 Akt及mTOR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利多卡因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基底动脉管壁明显变薄,管径明显增大,痉挛缓解(P<0.05);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增加并且形态改善;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减轻(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ax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基底动脉中PI3K、mTOR蛋白表达及p-Akt/Akt比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 利多卡因可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轻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改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 李丽杰苏飞魏海波冉继朋陈博文吴丽欣陈扬
- 关键词: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血管痉挛细胞凋亡
- 利多卡因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8
- 2020年
- 利多卡因的安全性能优于较老的局部麻醉药,它的使用迅速得到普及[1]。随着近年来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的进展,利多卡因在众多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现就利多卡因最新的治疗进展进行阐述。1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利多卡因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法中的一类,其在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表明,利多卡因的不同作用与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小于治疗剂量时促进心肌细胞内钾离子的外流,表现为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高于治疗剂量时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心脏传导功能减慢,心肌收缩力被抑制,心排血量下降[2]。目前在临床中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其不良反应应引起注意。
- 李丽杰苏飞冉继朋陈扬魏海波吴丽欣陈博文
- 关键词:利多卡因
- 保定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亚型状况分析
- 李丽刘佳麒魏海波张会辰王建
- 该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于保定市妇幼保健院行HPV分型检测的患者,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HPV感染情况及各亚型分布及检出情况,了解保定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和各亚型分布情况,分...
- 关键词:
- 关键词:宫颈癌防治病毒感染
- 利多卡因对大鼠SAH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18只)、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组(18只)、利多卡因组(18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动物模型。与第二次注射血液30 min后假手术组和SAH组注射生理盐水,利多卡因组注射盐酸利多卡因,在不同的时间段灌注后取脑,观察细胞形态、凋亡相关因子的改变。【结果】海马CA1区神经元HE染色可见SAH组神经细胞结构松散,网格形状改变,绝大多数的细胞破裂,大量的核溶解,而第二次注入血液后3、5、7 d破碎的细胞和细胞核溶解的数量逐渐增加。利多卡因组可见神经细胞核破碎成碎片,但相比SAH组数量少,周围细胞形状清晰,注射利多卡因后7 d与3、5 d比较不正常的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显示SAH组(3 d)开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增强,5、7 d的表达均为高表达;Bcl-2表达从3 d开始表达逐渐减低(P<0.01)。利多卡因组(3 d)开始Bcl-2表达增强,5、7 d的表达均为高表达;Bax表达从3 d开始表达逐渐减低。电镜显示SAH组和利多卡因组在不同时间段神经核和线粒体发生明显变化,而SAH组与利多卡因组相比较,在各时间段细胞核和线粒体的损伤都很严重,尤其在第7天。【结论】利多卡因可减轻大鼠SAH后海马CA1区细胞损伤,具有明显脑保护作用。
- 陈博文陈扬苏飞李丽杰冉继朋魏海波吴丽欣
-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利多卡因神经细胞损伤
- 保定地区育龄期妇女HP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探讨保定地区育龄期妇女人群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接受HPV检测的育龄期妇女2938例,收集临床资料(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生育史、初次妊娠年龄、流产次数、性伴侣数、性生活频率、是否采用避孕套避孕、性伴侣是否包皮过长等);采用宫颈刷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膜杂交法检测HPV感染及亚型[高危型HPV(HR-HPV)和低危型HPV(LR-HPV)亚型];取其中同意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的育龄期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1939例,采用贝塞斯达诊断系统(TBS)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宫颈炎症(Cervitis)、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ASC)、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育龄期妇女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938例育龄期妇女中HPV阳性817例(27.81%),其中单一感染659例(80.66%)、双重及以上感染158例(19.34%);31~40岁组育龄期妇女HPV阳性率高于20~30岁组和41~50岁组(P<0.01);HPV分型检测结果显示,检出HR-HPV 827例次、16种亚型,其中HPV-52、HPV-16、HPV-58检出率较高;检出LR-HPV 205例次、6种亚型,其中HPV-81、HPV-42、HPV-43检出率较高;TCT检测及TBS分级结果显示,1939例标本TCT检测NILM、Cervitis、ASC、LSIL及HSIL分别为1728、40、128、24及19例,HPV阳性率分别为15.80%(273/1728)、27.50%(11/40)、63.28%(81/128)、87.50%(21/24)及94.74%(18/19),且HPV阳性率随宫颈细胞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性生活年龄<22岁、流产次数≥1次、性伴侣数≥3个、不采用避孕套避孕、性伴侣包皮过长均提高育龄期妇女HPV阳性率(P<0.05或P<0.01)。结论保定地区育龄期妇女HPV感染以HPV-52、HPV-16、HPV-58亚型为主,31~40岁为高发年龄段,HPV感染率与宫颈细胞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初次性生活年龄<22岁、流产次数≥1次、性伴侣数≥3个、不采用避孕�
- 李丽刘佳麒魏海波李芳张会辰王建
- 关键词:妇女宫颈炎人乳头瘤病毒
- 保定市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联合听力筛查对耳聋检出及防控的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保定市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联合听力筛查对耳聋检出及防控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接受听力及耳聋基因筛选的新生儿8446例,其中包括新生儿病房1067例,母婴同室新生儿7379例,男4351例,女4095例。出院前或出生48h后按照相关流程对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和听力筛查,使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法(AABR)和耳声发射法(OAE)对新生儿进行常规听力筛查,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进行筛查,并统计筛查结果。结果通过对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将结果进行分析,共检测出332例易感基因携带者,携带率占全部人数的3.93%(332/8446);其中c.235 delC杂合型突变在总易感基因携带者中的比例为43.07%(143/332),其次c.IVS7-2 A>G的突变频率在新生儿突变频率中占29.82%(99/332)。通过对新生儿各检测位点的突变频率进行比较分析,235delC的突变频率在新生儿突变频率中占有43.07%,其次IVS7-2A>G的突变频率在新生儿突变频率中占有29.82%。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筛选,初步筛选通过率为92.30%,初步筛选未通过率为7.70%,复筛未通过人数为52人,复筛未通过率为0.62%。结论对新生儿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和听力联合筛查,有利于发现迟发性和药物敏感性耳聋,提高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检出率,能够对新生儿进行及时的早期干预。
- 魏海波阳剑赵翡斐孟璇李磊磊李伟
- 关键词:听力筛查遗传性耳聋听力障碍
- 保定市学龄前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保定地区学龄前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与年龄的相互关系,制定本市学龄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参考范围,为其疾病诊治和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保定市城区南市区、北市区和新市区幼儿园的301名3岁~6岁学龄前儿童,采集空腹12 h静脉血3 ml,使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 M、Ig G、Ig A)。结果在学龄前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中,Ig G和Ig A的参考范围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Ig M参考范围波动较大,无明显变化趋势。学龄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男童和女童Ig G和Ig A的参考范围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Ig M的参考范围,除6岁外,也是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结论确定保定城区学龄前儿童各年龄段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参考范围,及不同性别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参考范围,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可靠地检验数据。
- 王云双王欲琦王峰常永红黄春梅魏海波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 利多卡因对大鼠SAH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SAH组(SAH)和lidocaine处理组(lidocaine)。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动物模型。lidocaine组注射盐酸利多卡因。分别于不同时间灌注后取脑。取用部分基底动脉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形态改变和测量基底动脉的管径和管壁的厚度,使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利多卡因组从第3 d开始内径周长增加,管壁厚度缩小。TUNEL检测显示:SAH组凋亡细胞随时间逐渐增加,而利多卡因组的凋亡细胞逐渐减少。结论: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大鼠SAH后迟发性的脑血管痉挛及减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陈博文苏飞冉继朋吴丽欣李丽杰魏海波陈扬
- 关键词:利多卡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元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