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河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纳武利尤单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每组35例。同步放化疗组采用同步放化疗,纳武利尤单抗组采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指标[脂肪酸合成酶(FAS)、肿瘤M2丙酮酸激酶(TuM2-P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卡氏健康状况量表(KPS)评分、生活质量自评量表(QOL)评分,生存率、不良反应。结果2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AS、TuM2-PK及EGF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KPS及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纳武利尤单抗组低/高于同步放化疗组(P<0.05或P<0.01)。纳武利尤单抗组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均高于同步放化疗组(P<0.05);纳武利尤单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神经毒性及皮疹、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且安全性尚可。
- 陈轶杰黄振河蔡育欣王侦艺卓霞
- 关键词:直肠癌晚期同步放化疗
- 膀胱癌放射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回顾分析采用放射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以及毒副反应,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膀胱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病理分期的不同,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分割放射线治疗,观察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60例患者随访1~4年,平均随访(2.1±0.6)年;其中失访人数5例,失访比例占8.3%。随访期间共13例患者发生死亡,治疗后出现的毒副反应多较轻,其中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肿瘤的分期、病灶是否多发、是否为单纯的移行细胞癌、是否进行全膀胱切除、是否因复发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剂量是否足够、是否进行大小野结合放射治疗等。结论 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临床分期,对于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复发的治疗,关键因素在于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情况。
- 陈轶杰李艾恩李凯新黄振河蔡育欣
- 关键词:膀胱肿瘤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