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胃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管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1篇形态计量学
  • 1篇形态计量学研...
  • 1篇染色
  • 1篇肿瘤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组织化学染色
  • 1篇胃肿瘤
  • 1篇淋巴管密度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化学染色
  • 1篇D2-40

机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潘音桦
  • 2篇陆云飞
  • 2篇刘庆仪
  • 2篇从风云
  • 1篇廖天
  • 1篇谢书勤

传媒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胃癌淋巴管密度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人胃癌淋巴管密度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D2-4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0例胃癌中心区、癌旁区、正常区内的淋巴管,分析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心区无淋巴管。胃癌...
陆云飞刘庆仪从风云廖天潘音桦
关键词:胃癌淋巴管淋巴结转移D2-4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文献传递
胃癌淋巴管的形态计量学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胃癌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D2-4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70例胃癌中心区、癌旁区、正常区内的淋巴管,分析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41.32±15.62)个、总面积(33139.08±19352.37)μm2、平均面积(802.12±728.09)μm2、平均周径(132.35±65.76)μm;正常区淋巴管密度(30.06±11.86)个、总面积(45424.65±33824.64)μm2、平均面积(1511.28±1301.21)μm2、平均周径(196.19±103.72)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9、0.000、0.000)。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43.67±16.42)个、总面积(35866.71±19678.53)μm2、总周径(5851.28±1897.13)μm、平均面积(1050.31±765.47)μm2、平均周径(161.90±77.13)μm,无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癌旁区的密度(33.38±9.02)个、总面积(23933.34±15405.2)μm2、总周径(4173.56±2028.18)μm、平均面积(723.76±534.75)μm2、平均周径(123.01±60.8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9、0.029、0.003、0.000、0.000);以胃癌癌旁区淋巴管侵犯预测淋巴结转移与病理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且吻合度强(κ=0.822>0.7,P=0.000)。结论胃癌淋巴管新生存在于癌旁区,新生淋巴管管腔小;胃癌细胞可能是通过破坏癌旁区淋巴管进入淋巴循环而形成淋巴结转移;癌旁区淋巴管侵犯及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预测淋巴结转移及决定手术方式的重要因子。
刘庆仪陆云飞从风云潘音桦谢书勤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管淋巴结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