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勃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自噬
  • 2篇细胞
  • 2篇骨折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疾病
  • 1篇真核
  • 1篇真核细胞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术后骨不连
  • 1篇评分
  • 1篇缺损
  • 1篇缺损程度
  • 1篇自噬现象
  • 1篇微小RNA
  • 1篇稳态
  • 1篇细胞自噬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5篇唐佩福
  • 5篇刘勃
  • 3篇张里程
  • 3篇张立海
  • 2篇吕厚辰
  • 2篇王松
  • 1篇王国旗
  • 1篇李毅
  • 1篇毛智
  • 1篇陈宇翔
  • 1篇周浩
  • 1篇马静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武警医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MicroRNA与细胞自噬调控
2018年
细胞自噬是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物质降解再循环过程,是细胞将异常蛋白质、受损细胞器转运至溶酶体降解再利用的活动。自噬过程受到精密的调控。自噬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骨代谢疾病、衰老等的发生有关。Micro RNA是一类对基因进行转录后修饰的非编码单链小RNA。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ro RNA可以通过调控自噬相关基因及其调节因子来影响自噬水平,是治疗自噬功能障碍所引发疾病的潜在靶点。本文对有关Micro RNA参与自噬调控的最新动态进行综述。
刘勃陈忠斌张立海唐佩福
关键词:自噬微小RNARNA干扰疾病
真核细胞自噬现象及其对骨重塑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众所周知,骨骼为躯体提供支撑和保护,骨功能的发挥需要骨形态、骨量、骨质等的长期稳定.骨骼是个不断变化的器官,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一直存在骨吸收和骨生成活动.机体通过骨重塑过程达到或维持骨稳态.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等细胞、激素、相关理化因子的密切配合下,其过程受到精密调控.骨重塑过程障碍会导致骨硬化症、骨质疏松症、佩吉特骨病等多种骨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参与调控成、破骨及骨细胞生命活动.自噬很可能参与骨重塑过程.笔者将对自噬参与骨重塑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勃尹鹏滨张立海陈思斌全宸良王松唐佩福
关键词:自噬骨重塑骨代谢疾病
一种模拟大鼠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模型的构建与评估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构建并评估可以模拟不同损伤程度的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轻、中、重度颅脑损伤组),以可控性颅脑损伤模型为基础,不同组采用特定致伤参数(探头致伤深度:轻度为2~3 mm,中度为3~4 mm,重度为4~5 mm;致伤速度均为2.5 m/s,致伤时间为0.1 s),造成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分别采用MRI、行为学定量评价,颅脑病理定性分析,评估颅脑损伤程度。结果损伤后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行为异常,损伤颅脑病理显示组织神经元减少,小胶质细胞浸润,不同程度充血、水肿,轻度颅脑损伤组损伤体积(11.33±1.11)mm^3,中度颅脑损伤组损伤体积(20.77±1.90)mm^3,重度颅脑损伤组损伤体积(46.19±12.79)mm^3。结论采用可控性颅脑损伤方法可构建具有良好重复性、可靠性、稳定性的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多种方式定量评估损伤程度相对精确,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勃尹鹏滨周浩张里程吕厚辰李毅张立海唐佩福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磁共振成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大鼠骨折术后内植物相关感染模型的制备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大鼠骨折术后内植物相关感染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将30只SD大鼠采用闭合骨折髓内固定的方法制成股骨中段短斜性骨折,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于骨折端注入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造模第8周处死大鼠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微生物学评价。结果实验组骨折术后内植物相关感染模型制备成功率为86.7%。造模后8周影像检查可见骨折断端有骨吸收、骨溶解及骨膜反应。结论闭合骨折髓内固定后于断端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的造模方法操作简便,术中所受外界干扰因素少,通用性好,符合内植物相关感染模型的制备要求。
王松王国旗毛智马静刘勃吕厚辰张里程唐佩福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
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索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本院骨科创伤病区住院的股骨骨折术后56例骨不连患者病例资料,选择骨折愈合(在本院行内固定取出术)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并通过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骨不连组吸烟、饮酒、开放伤和多发骨折患者人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多变量分析中,饮酒和骨折性质(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是术后股骨骨折不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吸烟史、饮酒史、开放性骨折和多发骨折的股骨骨折患者更应警惕术后骨不连的可能。
全宸良娄盛涵刘勃陈宇翔张里程唐佩福
关键词: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