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

作品数:10 被引量:224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中美贸易
  • 3篇比较优势
  • 2篇盈余
  • 2篇盈余预测
  • 2篇中国概念股
  • 2篇亲缘
  • 2篇分析师
  • 2篇概念股
  • 1篇动态面板
  • 1篇动态面板数据
  • 1篇动态面板数据...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引力模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造业
  • 1篇中国制造业
  • 1篇中美双边贸易
  • 1篇人民币
  • 1篇人民币汇率
  • 1篇生产率

机构

  • 10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0篇刘庆
  • 4篇刘淳
  • 3篇鞠建东
  • 3篇马弘
  • 3篇钱颖一
  • 3篇魏自儒
  • 2篇潘文卿
  • 1篇冯明
  • 1篇高旭东
  • 1篇王栋
  • 1篇张晗

传媒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投资研究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经济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6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民币汇率重要吗?——中美双边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冯明刘庆刘淳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美双边贸易引力模型
中美贸易的反比较优势之谜被引量:53
2012年
通过统计分析,本文发现中美贸易间存在"反比较优势之谜"。即美国在其具有技术上比较优势的行业,对中国出口相对较少,且在其比较优势越大的行业,对中国出口量相比世界其他地区越少;相比之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则符合比较优势原理。为进一步检验该现象,本文将Eaton-Kortum模型扩展到多部门,并将其应用于中美贸易结构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行业生产规模和贸易成本等因素后,比较优势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的不对称作用依然存在,且结果稳健。
鞠建东马弘魏自儒钱颖一刘庆
关键词:比较优势
“亲缘”还是“近邻”?--以中概股为例研究分析师本地优势的成因
影响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因素是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尽管许多实证研究发现分析师在欧美市场中存在着“本地优势”,但少有研究关注到中国分析师是否具有本地优势,同时,很少研究深入探索本地优势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本文以在2...
郝汉刘淳庞舜之刘庆
“亲缘”还是“近邻”?——以中概股为例研究分析师本地优势的成因
影响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因素是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尽管许多实证研究发现分析师在欧美市场中存在着"本地优势",但少有研究关注到中国分析师是否具有本地优势,同时,很少研究深入探索本地优势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本文以在2...
郝汉刘淳庞舜之刘庆
关键词:分析师盈余预测中国概念股
中美贸易的反比较优势之谜
通过统计分析,本文发现中美贸易间存在"反比较优势之谜"。即美国在其具有技术上比较优势的行业,对中国出口相对较少,且在其比较优势越大的行业,对中国出口量相比世界其他地区越少;相比之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则符合比较优势原理。为...
鞠建东马弘魏自儒钱颖一刘庆
关键词:比较优势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被引量:113
2012年
2001—2007年中国地区产业集聚指数HHI表明,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由于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已比较高,进一步集聚的趋势已变得缓慢起来;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区,由于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力度逐渐加强,使得这些地区呈现较为明显的产业集聚增强态势。而从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看,中国地区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当然,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入、邮电基础设施的增加、非国有经济比重的提高,也都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正面的影响,表明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所反映的增长机制仍然决定着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本面。
潘文卿刘庆
关键词:产业集聚经济增长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
中国产业CO_2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模型被引量:38
2012年
将LMDI方法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中国产业CO_2变动的结构分解模型,并通过中国1997、2002、2007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分析了1997-2007年全周期以及1997-2002年与2002-2007年两个子阶段中国产业CO_2排放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最终需求总量变化是驱动中国产业CO_2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出口、投资要比国内最终消费的影响力更大;各产业能耗强度的下降是中国产业CO_2减排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从产业视角看,能源工业与重制造业是中国产业CO_2排放的"大户".长期看,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不转变,能耗继续上升与CO_2排放增加的趋势则很难改变.中短期内,适度增加进口、抑制出口,改变进出口结构,同时继续降低各产业、尤其是能源工业与重制造业的能耗强度,是抑制中国产业CO_2排放过快增长的主要途径.
王栋潘文卿刘庆高旭东
关键词:CO_2排放
使用Bayes方法识别股市变结构模型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使用边际似然函数进行模型变点的有效识别,通过使用变结构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对波动率模型中的变点进行了判断。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进行分析,识别出中国证券市场的4个变点。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从成立以来,一共经历了5个阶段,分别是1990年12月到1991年秋、1991年秋到1992年中、1992年中到1997年中、1997年中到2002年春、2002年春至今。研究发现,中国证券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无关,而与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息息相关。
刘淳刘庆张晗
关键词:波动率变结构模型
资源错配的来源、 趋势与分解被引量:11
2021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效率已经有了明显改善,然而各类非市场因素造成的结构性资源错配仍旧长期存在,影响着企业生产率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在研究资源配置效率时,既要关注其静态的水平,也要关注其动态的变化;既要关注其整体的扭曲程度,也要关注由于不同因素造成的扭曲分解。本文在HsiehandKlenow(2009)资源错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组方差分解法:从总错配系数中分解出了"组间方差"用于测算由某一因素造成的资源错配程度,实现了不同扭曲因素之间的跨期可比,为分析比较错配的来源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选取了文献中六个被广泛讨论的扭曲来源,即企业所有制、企业成立年限、企业规模、省份地区、城市等级、补贴政策,对1998—2013年资源错配的来源进行分解测算。研究发现:最近二十年我国资源错配的来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由企业所有制、成立年限造成的错配目前已明显改善;与此同时,由于地区不平衡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等因素造成的扭曲显著上升,并直接导致2005年后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特别是在2008年"四万亿"计划实施后,由于补贴等政策因素所造成的扭曲明显上升,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下降。本文的发现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资源错配的来源和趋势,深入推进并重点布局要素市场化改革等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郎昆刘庆
关键词:资源错配全要素生产率工业经济
中美贸易的反比较优势之谜
通过统计分析,本文发现中美贸易间存在"反比较优势之谜"。即美国在其具有技术上比较优势的行业,对中国出口相对较少,且在其比较优势越大的行业,对中国出口量相比世界其他地区越少;相比之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则符合比较优势原理。为...
鞠建东马弘魏自儒钱颖一刘庆
关键词:比较优势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