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
- 作品数:4 被引量:8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肿瘤临证思考与发挥被引量:3
- 2014年
- 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改变恶性肿瘤患者整体阴阳失调的6大法则,即固摄法、调心法、柔肝法、温阳法、通利二便法、以毒攻毒法,通过固摄正气、调理心肝两脏功能、振奋阳气、排除体内毒素的方法,达到气血和、脏腑和、阴阳和的目的。
- 刘庆李忠黄佳琴
- 关键词:恶性肿瘤柔肝法温阳法
- 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凝血指标及血瘀症状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客观评价中晚期胃癌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变及与中医证候血瘀证临床症状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的凝血指标,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凝结时间(TT)、D-二聚体(DD),与正常健康人的凝血指标标准均值相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参照血瘀证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对患者症状体征进行分级、评分。结果中晚期胃癌患者凝血指标中FIB、DD异常升高所占比例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7%的患者中医辨证属于血瘀证,且与凝血指标异常存在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中晚期胃癌患者存在凝血指标异常及中医血瘀证症状,且两者有相关性。
- 郭晓青田劭丹侯丽刘庆陈信义
- 关键词:中晚期胃癌凝血指标血瘀证
- 167例进展期胃癌中医证型研究分析被引量:3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相关中医证型诊断标准,选择临床常见6种基本证型,对167例我院住院治疗的进展期胃癌病例进行辨证归类及分类统计。结果进展期胃癌中医证型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寒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胃热伤阴证、肝气犯胃证、痰湿凝结证。结论进展期胃癌以脾胃虚寒证最为多见。
- 刘庆李忠田劭丹侯丽郭晓青陈信义
- 关键词:胃癌中医证型
-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优势与问题分析被引量:36
- 2015年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以及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而导致的血小板生成不足。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ITP治疗的基本法则,辨证治疗能够体现个体化,能够量体裁衣的为每一位患者提供身心受益的治疗方法或方药。单方治疗ITP也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成年患者多属于CITP,其病程漫长,迁延难愈。脾胃处于虚弱状态,长期服用汤药的依从性较差。2各家对ITP病机和证候认识的差别,用药也有明显差异,导致临床疗效的重现性较差,不能形成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重大科技成果。3缺乏随机对照、多中心协作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难以对其治疗结果给出肯定的结论。4用药随意性较大,难以形成具有肯定治疗效果的有效处方,给新药研发带来相当难度。5批次药材质量对治疗结果也会带来影响。
- 李天天褚雨霆刘庆陈信义
- 关键词:中医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