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琴 作品数:45 被引量:511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广西≥50岁男性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治疗前耐药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广西≥50岁男性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14个城市2020年1至6月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耐药突变位点及耐药程度。结果 共615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 3种主要亚型的构成比分别为57.4%(353/615)、17.1%(105/615)和22.4%(138/615)。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NRTI(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发生耐药位点突变例数分别为8例(1.3%)、18例(2.9%)和0例。NRTI和NNRTI位点突变率最高的分别为M184V(0.7%)和K103N(1.8%)。22例(3.6%)至少对任意一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药,其中,对NRTI耐药4例(0.7%)、NNRTI耐药14例(2.3%),同时产生耐药4例(0.7%);对蛋白酶抑制剂未产生耐药。NNRTI治疗前耐药率高于NRTI(2.9%比1.3%;χ^(2)=3.929,P=0.047)。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替诺福韦、阿巴卡韦、利匹韦林、依非韦伦、奈韦拉平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治疗前耐药所占比例分别为0.8%、0.3%、0.7%、1.0%、1.3%、2.8%、2.9%和0。结论 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为2020年广西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主要流行毒株,其治疗前耐药仍处于低度流行水平。 方宁烨 韦文翠 李剑军 岑平 冯献湘 阳冬 唐凯玲 梁淑家 邵玉兰 陆华湘 江河 孟琴 刘帅凤 朱秋映 陈欢欢 蓝光华 阳世雄 周丽芳 莫靖林 葛宪民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基因亚型 PMTCT干预的抗HIV药物对婴幼儿发育与健康的不良影响研究 葛宪民 李彬 蓝光华 陈欢欢 朱金辉 杨文敏 温平镜 黄超培 高玉秋 罗柳红 朱秋映 孟琴 吴秀玲 刘帅凤 覃辉艳 王彦武 陆华湘 邓月琴 李珊珊 杨慧 罗海兰 项目名称:PMTCT干预的抗HIV药物对婴幼儿发育与健康的不良影响研究。项目类别: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合同编号:桂科AB17195010)。报告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该项目研究结果:1.鉴于该项目已经完...关键词:关键词:动物实验 流行病学 2019-2022年广西丙型肝炎病例报告数据质量分析 2023年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是由HCV感染引起的重大传染病。近年来,我国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中丙肝病例报告数以平均每年21.5%的速度逐年增长[1],从2012年开始,该系统每年报告的丙肝病例数超过20万例[2]。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虽已大幅提高丙肝病例报告的敏感性和及时性,但也普遍存在错误报告问题[3]。2018年8月1日开始颁布实施新版《丙型肝炎诊断(WS213-2018)》[4]标准(简称新标准),已替代2009年6月15日颁布实施的《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13-2008)》[5],新标准明确规定了丙肝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分类和病例报告等相关内容。为了解新标准实施后广西丙肝病例报告质量,对2019-2022年广西丙肝病例报告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孟琴 吴秀玲 蓝光华 刘玄华 李博 唐帅 江河 黄精华 朱秋映关键词:丙型肝炎 病例报告 数据质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2017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5 2019年 目的分析2010-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精准防控措施和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下载2010-2017年HIV/AIDS报告历史卡片,采用例数、构成比和率等描述相关疫情特征,采用χ2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7年广西HIV阳性率12.53/万(85 182/67 959 000),新发现HIV/AIDS病例和当年死亡病例数分别累计有85 182例和24 783例,2010-2011年分别增加了22.34%(新发现HIV/AIDS病例数从11 648例增加到14 250例)和32.83%(当年死亡病例数从2 900例增加到3 852例),2012-2017年均呈连续6年下降趋势(新发现HIV/AIDS病例数分别为12 229、10 877、9 460、9 190、8 848和8 680例;当年死亡数分别为3 888、3 316、2 914、2 717、2 595和2 600例);HIV/AIDS晚发现比例均>50.00%(50.53%~57.06%)。2012-2017年新发现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2.47∶1(60 639/24 543),≥50岁的男女性别比为2.71∶1(28 654/10 557)。25~49岁占47.40%(40 377/85 182),≥50岁占46.03%(39 211/85 182)。职业为农民占68.40%(58 262/85 182),家政、家务及待业占11.21%(9 546/85 182),学生占0.86%(729/85 182)。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90.60%(77 171/85 182),男男性行为传播占3.13%(2 669/85 182),注射吸毒占4.60%(3 924/85 182),母婴传播占0.73%(619/85 182)。结论 2010-2017年广西新发现HIV/AIDS病例数和当年死亡数自2012年连续逐年下降,但是晚发现比例均>50.00%,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广西艾滋病流行模式面临新变化和新挑战,应创新防治策略和干预模式。 葛宪民 杨文敏 朱秋映 吴秀玲 沈智勇 朱金辉 蓝光华 陈欢欢 孟琴 周信娟 丁冬妮 刘玄华 唐帅 黄精华 邓月琴关键词:艾滋病 新发现病例 流行病学 广西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艾滋病流行特点分析 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对2008-2013年广西第二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艾滋病流行特点进行分析,为探索和制订适合广西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3年广西第二轮艾滋病综合防治区(13个)的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示范区HIV/AIDS报告数中,男女性别比为2.27∶1。20-49岁年龄组患者占58.20%。2008-2013年,5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构成比分别为30.76%、33.97%、35.66%、44.83%、43.67%、45.10%;农民的构成比分别为66.95%、69.67%、70.24%、75.60%、75.78%、76.60%;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分别为90.99%、90.32%、88.86%、91.47%、91.72%、91.58%。13个示范区中HIV/AIDS累计报告数〉500例的有10个,其中≥2 000例的有1个,1 000-1 999例的有4个,500-999例的有5个。8个示范区的发病比例超过1.0‰。2008-2013年经性接触途径传播的构成比分别为64.73%、75.55%、85.84%、92.25%、92.59%、94.65%。结论 "三间"分布特征提示应更加重视孕产期艾滋病抗体筛查;关注老年人群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现象;尝试和探索更多针对低素质人群的有效防治模式;随着更多的地区成为高流行区域和性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防治任务越来越艰巨,应继续深入实施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 杨艳 周月姣 孟琴关键词:艾滋病 疫情特点 流行病学调查 广西2010—2016年不同检测来源新报告HIV/AIDS病例情况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广西2010—2016年不同检测来源新发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的情况,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广西开展HIV抗体筛查共58 284 252人次,筛查人次数从2010年的491.9万增至2016年的918.0万,新报告HIV/AIDS病例数从11 539例降至9 205例,粗检出率从23.5/万降至10.0/万。近7年医疗机构检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检测、监管场所检测、采供血机构检测和其他检测开展HIV抗体筛查的人次数,分别占全广西的66.5%、4.5%、0.8%、25.6%、2.7%,新报告病例数分别占57.4%、34.5%、2.9%、1.6%、3.6%。各检测来源的粗检出率从2010年的19.1/万降至2016年的8.7/万,从310.8/万降至196.9/万,从111.9/万降至25.0/万,从1.5/万降至0.6/万和从83.4/万降至17.4/万。不同检测来源不同年份粗检出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6年,广西14个市均有新报告病例,64.8%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钦州和贵港市。不同检测来源新报告病例在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和感染途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机构检测新报告HIV/AIDS病例占最大比例,疾控机构检测的粗检出率最高。应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监测检测力度,尽早及时发现HIV/AIDS病例,以便提供后续随访干预服务。 孟琴 沈智勇 周信娟 刘玄华 吴秀玲 朱秋映关键词:艾滋病 流行病学 2021年广西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知识知晓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消除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公共卫生危害,本研究对广西吸毒人群的丙肝知识知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为下一步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吸毒人群主动筛查、主动诊疗,达到吸毒人群内丙肝的“微消除”目标。 刘玄华 孟琴 李博 唐帅 吴秀玲 江河 黄精华 朱秋映关键词:吸毒人群 丙型肝炎 知晓率 影响因素 广西医疗机构2010-2014年HIV抗体检测及病例发现情况 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了解广西医疗机构2010-2014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及病例发现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医疗机构开展HIV抗体检测人次数,从2010年的262万增至2014年的591万,占全区的比例约为50%;新发现报告病例占全区的比例历年都在50%以上;粗检出率从2010年的21.17/万降至2014年的9.97/万。新发现报告病例以男性为主,呈逐年上升趋势,历年所占比例均在70%以上;年龄分布2010年以30-39岁所占比例较大,占20.43%;2011-2014年60-69岁占的比例较大,约为20%;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所占比例从2010年的67.12%增至2014年的75.76%;已婚有配偶历年约占60%;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历年约占90%。异性性传播、同性性传播呈逐年增长趋势,注射毒品传播呈下降趋势。CD4^+T淋巴细胞检测比例从2010年的70.45%增至2014年的89.62%,5年来新发现报告病例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350个/Μl的占76.46%。结论广西医疗机构检测发现艾滋病病例占全区较大比例,且所发现的病例大部分CD4+T淋巴细胞水平已较低。应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重点科室艾滋病监测检测力度,并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HIV的传播。 周信娟 沈智勇 孟琴 唐振柱 朱秋映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流行病学 HIV 阻断母婴传播联合用药的亚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HIV阻断母婴传播(prevention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PMTCT)联合药物方案齐夫多定(zidovudine,AZT)+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克力芝(lopinavir/ritonavir,LPV/r)(简称联合药物)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效应。方法将7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联合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大鼠(9♀+9♂),分别给予浓度为2.00、0.65、0.22g/kg(以有效成分计)的药物及纯水,每天给大鼠灌胃受试物1次,连续28 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行为表现和体重变化,实验结束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和淋巴细胞凋亡率检测,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给予联合药物后,高、中、低剂量雄鼠及高剂量雌鼠总增重小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三个联合药物组雄雌鼠的肝脏/体重增大(P<0.01或0.05),高剂量组雄雌鼠肾脏、脾脏及脑/体重比值均大于对照组(P<0.01),而高、中剂量雌鼠胸腺/体重比值则减小(P<0.05)。高、中剂量组雄雌鼠的HGB及高、中剂量组雄鼠的RBC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高、中剂量组雄雌鼠的WBC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3个剂量组雄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3个剂量组雌雄鼠的ALP、高剂量组雌雄鼠的ALT和LDH、高、中剂量组雄鼠的GGTP及高剂量组雄鼠Glu均升高(P<0.01或0.05);3个剂量组大鼠血清TP和Alb均低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雄雌大鼠BUN及高、低剂量组雄鼠Cr高于对照组(P<0.05)。3个剂量组大鼠血清Ca水平下降(P<0.01或0.05)。病理学检查发现,联合药物组部分大鼠的甲状腺滤泡增生,胶质减少,脾脏脾窦内RBC增多而淋巴细胞减少。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AZT+3TC+LPV/r联合药物对于大鼠具有潜在的亚急性毒性。 葛宪民 温平镜 黄超培 王彦武 覃辉艳 李彬 杨慧 罗海兰 高玉秋 蓝光华 陈欢欢 孟琴 罗柳红 李珊珊 刘帅凤 吴秀玲关键词:HIV 阻断母婴传播 联合药物 亚急性毒性 2014年广西晚发现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了解2014年广西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晚发现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广西艾滋病晚发现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广西新报告HIV/AIDS病人9526例,其中晚发现病例4926例(51.71%)。不同流行病学特征病例的晚发现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离异或丧偶、农民、异性性传播感染和样本来自临床就诊的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分别为56.66%(3878/6844)、60.05%(1096/1825)、55.24%(3787/6855)、53.37%(4722/8847)和59.30%(3342/5636)。结论 2014年广西HIV/AIDS病人晚发现比例较高,应加强主动监测力度,扩大对高危和重点人群的宣传和检测,从而及早发现感染病例,降低晚发现比例。 孟琴 朱秋映 周信娟 唐振柱 沈智勇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