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K-ras基因转染鼠肺纤维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细胞浸润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标记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观察K ras基因转染的鼠肺 (KTRL)纤维细胞及正常鼠肺 (NRL)纤维细胞钙粘素 链蛋白复合体分子的表达。结果 :KTRL纤维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明显异常 ,肌蛋白分布方式发生改变 ,粘附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KTRL纤维细胞作为肿瘤细胞的早期阶段 ,其粘附能力的改变 。
- 张其刚宿杰尚文军关永信
- 关键词:粘附分子
- 脾动脉的解剖学基础及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99年
- 谭胜尚文军陈家瑜
- 关键词:脾动脉解剖学基础脾切除术胃结肠韧带
- 21例晚期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手术时机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尚文军李军吴旭辉陈国兴吴亦志殷洪年
- 关键词:主支气管断裂外伤性手术时机晚期治愈率
- 胸腺瘤旁胸腺组织Fas及其配体表达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探讨Fas及其配体 (FasL)蛋白表达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各期胸腺瘤伴有和不伴有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内Fas及FasL蛋白表达程度,利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结果 各期胸腺瘤伴有重症肌无力者胸腺组织内Fas及FasL蛋白表达(Ⅳ期分别为 1 75% ±0 85%和 4 96% ±2 01% )明显低于不伴有重症肌无力者(Ⅳ期Fas及FasL分别为 25 80%±13 43%和 25 75%±13 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胸腺瘤伴有重症肌无力者,胸腺内T淋巴细胞凋亡能力下降,导致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克隆清除障碍从而引发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 张其刚李进东尚文军谢成耀刘楠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瘤胸腺组织发病FASL蛋白
- K-ras基因转染鼠肺纤维细胞粘附的超微结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细胞间连接结构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K ras基因转染的鼠肺 (KTRL)纤维细胞及同来源的正常鼠肺 (NRL)纤维细胞两种细胞连接结构及细胞内肌动蛋白丝分布形式的差异。结果 :KTRL纤维细胞连接结构存在重大缺陷 ,肌动蛋白丝分布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 张其刚宿杰尚文军关永信
- 关键词:超微结构
- 经听诊三角小切口开胸手术70例体会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应用经听诊三角小切口进行胸部外科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采用经听诊三角小切口(muscle-sparing剖胸切口)施行肺大疱切除、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心包囊肿切除、胸部外伤探查、亚急性脓胸清创等手术的患者。结果:全组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开胸切口短、出血少、开关胸时间短、手术野显露满意、术后切口疼痛轻。早期下床活动、出院时间短、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听诊三角小切口开胸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剖胸切口,在减小开胸手术创伤、减少心肺功能下降、减少术后并发症、美容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易为患者接受,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 吴旭辉陈国兴周耀洪吴功志尚文军彭丛兄吴亦志
- 关键词:小切口开胸手术听诊三角剖胸切口肺大疱切除肺楔形切除开胸切口
- 晚期外伤性支气管断裂21例诊治体会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探讨晚期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致伤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胸外科自1970年11月-2001年10月间收治的21例晚期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行支气管重建术,1例行左全肺切除术。术后发生患侧肺不张3例,经纤支镜吸痰后肺复张良好。肺部感染2例。喉水肿2例,行气管切开。术后随访2个月-7年,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多发生在右侧。伤后3-6个月是晚期支气管重建术的最佳时机。术后应常规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 尚文军殷洪年张光然
- 关键词:支气管断裂手术时机
- 血清肺癌标志物阳性表达率与肺癌分型及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关系的分析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不同血清学肺癌标志物阳性表达率与肺癌病理分型及有无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2例肺癌患者术前进行放免法测定血清细胞角质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物的浓度,施行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切片诊断病理分型及有无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统计分析术前肺癌患者不同血清学肺癌标志物阳性表达率之间的差异与肺癌病理分型及有无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中阳性率高于小细胞肺癌(SCLC)组(P<0.01),在NSCLC组中病理学证明有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P-N2)比病理学未证明有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P-N0-1)的CYFRA21-1阳性表达率高(P<0.05);NSE在SCLC组中阳性率高于NSCLC(P<0.01),在SCLC组中P-N2比P-N0-1的NSE阳性表达率高(P<0.05);ACTH样物的阳性表达率在NSCLC和SCLC及P-N2和P-N0-1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YFRA21-1阳性表达多提示病理分型为NSCLS,易发生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若同时NSE亦为阳性表达,则可进一步确定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存在;NSE阳性表达多提示病理分型为SCLC,更易发生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ACTH样物的阳性表达对肺癌的病理分型及有无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无预测意义。
- 尚文军李军周耀洪吴功志吴亦志
-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率肺癌标志物同侧放免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