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亮
-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自曝气正渗透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曝气正渗透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属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基于虹吸原理,利用OsMFC反应器与阴极液池间的高度差,构建自曝气正渗透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该系统由两室型OsMFC反应器、两个储液池和两个进水...
- 段亮张恒亮李世龙高秋生张志超高祥云邢飞张海亚亚涛
- 芦苇碳源投加量对表面流人工湿地中试系统强化脱氮启动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针对农田退水C/N较低的问题,采取表面流人工湿地投加缓释型植物碳源芦苇强化反硝化脱氮。模拟农田退水水质为:NO_3^--N浓度,(8.00±1.00)mg/L;TN浓度,(9.00±1.00)mg/L;NH_4+-N浓度,(0.70±0.10)mg/L;NO_2^--N浓度,0.01 mg/L;TP浓度,(1.00±0.05)mg/L。设计了3组中试湿地:空白组湿地为不加芦苇碎段的对照湿地;1#湿地为芦苇碎段面积占强化反硝化湿地段面积的1/4;2#湿地为芦苇碎段面积占强化反硝化湿地段面积的1/2。采用静态方式进行为期40 d的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启动前期(第1~18天),空白组湿地、1#湿地和2#湿地NO_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2%(第18天)、89.1%(第18天)和97.8%(第7天);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1%(第15天)、79.4%(第15天)和90.0%(第7天)。考虑到湿地NO_3^--N的利用情况,在试验第18天时补加NO_3^--N至浓度为(8.00±1.00)mg/L。启动后期(第19~40天),空白组湿地NO_3^--N和TN的去除率在第40天分别为78.0%和71.4%;1#湿地在第37天分别为92.2%和75.2%;2#湿地在第35天分别为95.8%和77.1%。投加芦苇碳源可大大缩短中试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启动期,2#湿地启动较快,且对NO_3^--N和TN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1#湿地和空白组湿地,表明碳源投加越多,启动越快,脱氮效果越好。
- 张恒亮朱铁群王海燕储昭升杭前宇侯泽英
- 关键词:表面流人工湿地中试启动期
- 膜生物反应器-超低压纳滤组合工艺处理城镇污水被引量:2
- 2019年
- 针对再生水的高品质化和污泥的减量化问题,构建一套膜生物反应器-超低压纳滤组合工艺(MBR-DF)中试装置,以零排泥的方式运行处理城镇污水,同时建立一套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CAS),进水COD及NH_4^+-N、TN、TP浓度分别为87.0~165.7、14.0~31.0、14.2~32.4和2.5~3.3 mgL。结果表明:浓水零排放MBR-DF系统对COD、NH_4^+-N和PO_4^(3-)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5.7%、99.0%和68.5%。总溶解固体(TDS)和HCO_3^-的去除率分别为13.5%和31.1%,并能有效地降低出水总硬度。DF膜对PO_4^(3-)和SO_4^(2-)具有明显的截留作用,对NO_3^-截留效果较差,对HCO_3^-无截留作用。进水溶解性有机物(DOM)经MBR-DF后,出水中仅剩少量的类色氨酸类物质,且MBR-DF系统对进水DOM的UV_(254)消减率达到94.9%,对DOC的去除率在98.0%以上,出水DOM的腐殖质向非腐殖质转化的程度较高。MBR-DF系统和CAS系统对17-β雌二醇(E2)的去除率分别为99.9%和70.8%,MBR-DF系统可有效降低出水回用过程中存在的健康隐患。
- 张恒亮段亮段亮魏健魏健
-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物三维荧光17-Β雌二醇
- 一种塑料填料表面接枝防团聚亲水性改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填料表面接枝防团聚亲水性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超声条件下将未处理的塑料填料放入丙烯酸‑甲醇溶液中进行表面接枝丙烯酸引入亲水性基团及防团聚改性,自然晾干得到产品,所述丙烯酸溶液中溶剂为甲醇、溶质为丙...
- 王海燕李春梅储昭升周岳溪杭前宇程子芮张恒亮
- 文献传递
- 植物碳源强化表面流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研究
- 针对农田退水C/N较低的问题,本文构建植物碳源强化脱氮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试验设计5组中试湿地:空白组0#湿地(无植物碳源的对照湿地)、1#湿地(芦苇碎段面积占强化反硝化湿地段面积1/2)、2#湿地(芦苇碎段面积占强化反...
- 张恒亮
- 关键词:人工湿地
- 强化反硝化脱氮湿地外加碳源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碳源是影响其反硝化脱氮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污水中C/N比较低的问题,需向系统中额外投加碳源。在大量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对强化反硝化脱氮人工湿地的外加碳源进行了总结,并比较了外加碳源的种类和及其优缺点。并对人工湿地外加碳源的研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为今后强化脱氮人工湿地外加碳源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建议。
- 张恒亮朱铁群王海燕储昭升杭前宇侯泽英
- 关键词:人工湿地外加碳源
- 辽河保护区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布规律被引量:12
- 2019年
-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辽河保护区盘锦段3种类型人工湿地(支流汇入口湿地、坑塘湿地、牛轭湖湿地)底泥和芦苇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3种类型人工湿地底泥微生物多样性、丰度和操作分类单元(optical transform units,OTUs)数目均大于芦苇根际微生物,且底泥和芦苇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受季节变化影响,秋季高于春季;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布大致相似,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相对丰度最高的优势种,以变形菌门为主的革兰氏阴性菌在人工湿地净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变形菌纲及其相对丰度不同,支流汇入口湿地以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为主;坑塘湿地以γ-变形菌纲和α-变形菌纲为主;牛轭湖湿地中不同纲的微生物分布较均匀。
- 姚美辰段亮张恒亮张承铭
- 关键词:人工湿地高通量测序微生物群落
- MBBR-MBR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效能及膜污染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构建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MBBR-MBR对NH_4^+-N和COD的去除率均能达到97%以上。MBR中跨膜压随运行时间延长呈先慢速增加后快速增加的特点,活性污泥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和微生物代谢产物(SMP)是膜污染的重要物质,普通的化学清洗并不能使MBR膜组件恢复到新膜的水平,膜污染呈不可逆性。EPS的表观分子量分布较广泛,而SMP的表观分子量呈单峰特征,主要以小分子量物质为主。
- 张恒亮张恒亮段亮魏健
- 关键词:生活污水胞外聚合物
- MBBR-MBR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演变被引量:5
- 2019年
-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考察了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反应器内微生物种群组成及多样性变化,利用克隆文库分析微生物种群结构。结果表明:MBBR-MBR组合工艺稳定运行时对氨氮(NH4+-N)和化学需氧量(COD_(Cr))的平均去除率高达98%和97%;DGGE指纹图谱显示,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明显且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逐渐形成适应污水处理的低温稳定种群,MBBR与MBR相比,其反应器内微生物种群更丰富,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强;克隆文库结果显示,MBBR与MBR内微生物优势种有较大差异,但同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 姚美辰段亮张恒亮魏健
- 关键词:生活污水微生物种群
- 化工园区爆炸事故高苯胺河水脱毒预处理技术比较与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江苏某化工园区发生爆炸,造成周边河道积聚大量高苯胺河水,该类受污染河水具有较高的活性污泥抑制性,需在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应急处理前进行脱毒预处理。研究对比了芬顿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和生物处理法对受污染河水的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芬顿氧化法处理效率较高、运行成本中等,且现场处理设施易于改造利用,最终被选为高苯胺河水的脱毒预处理工艺。实际应急处置工程运行效果表明,芬顿氧化预处理实现了重污染河水中苯胺类的有效去除,在苯胺类浓度为30~90 mg/L的情况下,批次出水苯胺类浓度基本稳定在1 mg/L以下,保证了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最终实现其出水达标。
- 宋玉栋吴昌永王盼新孙晨张恒亮于茵虢清伟宋永会
- 关键词:化工园区芬顿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