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响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丹参酮ⅡA激活Nrf2/Nox4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肺炎和纤维化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 ⅡA)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肺炎和纤维化影响,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LPS+Tan ⅡA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制作小鼠肺炎和纤维化动物模型,术后给予Tan ⅡA干预,每日一次,连续2周,实验第4周处死所有小鼠,收集血清和肺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检测肺组织炎症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程度,ELISA检测血清IL-1β、TNF-α和IL-10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Nrf2、Nox4、Nqo1和Ho-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肺脏重量、肺脏/体重比显著增加,肺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明显加重,血清促炎蛋白IL-1β、TNF-α显著升高,抑炎蛋白IL-10表达下降(P<0.05)。Tan ⅡA处理显著减轻LPS导致的小鼠肺脏重量、肺脏/体重比,减轻肺水肿、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减低血清IL-1β、TNF-α表达水平,升高IL-10表达水平。此外,Nrf2和Nox4蛋白表达水平LPS组高于对照组,Nqo1和Ho-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而Tan ⅡA处理可以上调Nrf2、Nqo1和Ho-1蛋白,降低Nox4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Tan ⅡA减轻LPS诱发的小鼠炎症和纤维化,与激活Nrf2/Nox4通路相关。
- 李响何巍夏书月王玮
- 关键词:纤维化C57BL/6小鼠
- N-乙酰半胱氨酸对烟熏模型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背景:N-乙酰半胱氨酸是谷胱甘肽的前体,可以直接清除氧自由基。然而,N-乙酰半胱氨酸是否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吸烟导致的肺损伤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烟熏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烟熏组、烟熏+N-乙酰半胱氨酸组。将烟熏组和烟熏+N-乙酰半胱氨酸组大鼠置于被动吸烟动物染毒系统,每次暴露20支香烟的烟雾中,2次/d,1 h/次,持续8周。N-乙酰半胱氨酸组大鼠每天被动烟熏前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200 mg/kg灌胃,持续8周。正常对照组大鼠仅单纯放置在染毒系统内,正常饲养8周。实验方案由沈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于2018年10月批准,批准号:研伦审第(2018)85号。结果与结论:①病理观察发现烟熏组大鼠肺组织排列紊乱、肺泡间隔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和间质纤维化,而烟熏+N-乙酰半胱氨酸组肺组织出血、间质内炎症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②与对照组相比,烟熏组大鼠肺组织丙二醛5和肌醇酶α基因表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而N-乙酰半胱氨酸可抑制上述变化;③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均发现烟熏+N-乙酰半胱氨酸组大鼠肺组织丙二醛5和肌醇酶α蛋白表达较烟熏组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1蛋白表达较烟熏组升高。此外,烟熏+N-乙酰半胱氨酸组核因子E2相关因子和Kea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ach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④结果表明,N-乙酰半胱氨酸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对烟熏导致的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Keap1信号通路实现。
- 李响王玮夏书月何巍
- 关键词:烟熏N-乙酰半胱氨酸氧化应激
- MCM7与RACK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MCM7与RACK1在各类型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肺腺癌150例、鳞癌150例、大细胞癌20例和小细胞癌50例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类型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CM7与RACK1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MCM7与RACK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χ~2检验结果显示肺癌中MCM7与RACK1的表达均与肺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类和临床TNM分期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肺癌中MCM7与RACK1的表达呈正相关;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MCM7与RACK1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缩短。结论肺癌中MCM7与RACK1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表达在肺癌中起促进作用,可作为检测肺癌细胞的增殖状态、新的判断预后的重要因子,以其为靶向进行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
- 吴非吴非孙虓栾岚李响
- 关键词:肺癌MCM7RACK1增殖
-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ALI/ARD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配至对照组、瑞舒伐他汀5 mg治疗组、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组各2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分别对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肌酸肌酶(CK)、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OI)、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进行测定、评估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14 d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的OI、CRP、PCT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与瑞舒伐他汀5 mg治疗组相比,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组OI、CRP及APACHE改善更为明显(P<0.05),PCT变化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亦显示了改善趋势。治疗后14 d,3组的肝肾功能及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ALI/ARDS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仲昭双王冉夏书月李响赵炎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氮硫共掺杂的荧光碳点制备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以柠檬酸为碳源,己二胺为钝化剂,外包谷胱甘肽,采用水热法分步制备了N和S共掺杂的蓝色的碳点(CDs),并对制备产物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新型N和S共掺杂CDs,形态近似球形,粒径大,水溶性好,荧光产率高达39.6%。由于该CDs的荧光性能好、细胞毒性低,可用于生物领域进行细胞标记和示踪。
- 刘雨琪周雪莹李响蓝钰尚志航董微
- 关键词:细胞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