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纯后路松解原位弯棒技术治疗重度僵硬的脊柱侧凸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松解原位弯棒技术对重度僵硬的非角状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松解、原位弯棒技术治疗包括各种病因导致的重度僵硬的非角状脊柱侧凸畸形14例,依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评估临床效果。结果脊柱侧凸的主弯平均Cobb角为86.3°(70~97°),柔韧性为21.3%(8%~28%),术后矫正率为61.7%(48.5%~74.3%),手术前的冠状面失衡约22 mm,术后为9 mm,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纯后路松解可以增加脊柱侧凸僵硬节段的柔韧性,原位弯棒技术治疗非角状重度脊柱侧凸的近期疗效满意,与去旋转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王善松刘艺明雷会宁苏家庆储建军李春
- 关键词:脊柱侧凸后路松解矫形
- 从二期内固定物取出术角度分析Wiltse入路与经皮微创入路的优劣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从胸腰段脊柱骨折术后二期内固定物取出术的角度对比Wiltse入路与经皮微创入路在治疗胸腰段骨折时的优劣。方法对2016年1至1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胸腰段骨折术后需行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患者一期采用Wiltse入路置钉,37例患者一期采用经皮微创入路置钉,取出内固定时采用同样的手术方式。比较2组患者在行内固定物取出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1个月、3个月时VAS等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Wiltse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2.0±13.7)min vs.(85.0±23.2)min]、术中出血量[(32.0±12.7)ml vs.(67.0±9.4)ml]、切口长度[(76.0±5.3)mm vs.(145.0±11.4)mm]明显低于经皮微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VAS评分及下地行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者,如果不采用植骨融合,需要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者,使用Wiltse入路比经皮微创入路创伤更小。
- 郑科马力李春吕文郁贤舜刘艺明
- 关键词:脊柱骨折
- 切除椎弓根的楔形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或侧后凸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切除顶椎椎弓根的楔形截骨技术治疗脊柱后凸或者脊柱侧后凸的临床疗效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对17例脊柱后凸或侧后凸患者予以后路切除顶椎椎弓根的楔形截骨,畸形严重患者在椎体间置入融合器,术中唤醒试验观察脊髓功能。术后观察患者的外形,拍摄X线片并进行测量,评估脊柱的矫形效果。[结果]10例青少年脊柱侧后凸患者,术前脊柱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为75°(62°~95°),术后矫正率为60%(48%~73%),后凸平均Cobb角为83°(74°~92°),术后矫正率为51%(41%~69%),手术前冠状面失衡约21 mm,术后为9 mm。胸腰段后凸7例,术前为45°(32°~75°),术后为5°(0~17°),术后矫正率为89%(74%~100%)。无切口感染及假关节发生病例。[结论]采用单纯后路切除顶椎椎弓根的楔形截骨技术治疗脊柱后凸或者脊柱侧后凸临床效果较好,但术前术中应准确评估脊髓功能,注意截骨限度。
- 王善松刘艺明雷会宁李春马力储建军
- 关键词:后凸截骨
- 弯角椎体成形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疗效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评价弯角椎体成形技术(PC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31个椎体)行PCVP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 d及术后2个月患者伤椎Cobb角和ODI;术前、术后1 d及术后2个月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了解患者疼痛改善情况;采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均获得2个月随访。手术时间20~50(26.44±1.35)min/椎,术中出血量6~12(10.14±0.21)ml,骨水泥注入量4.7~7.8(5.51±1.29)ml/椎。术后26例均未出现椎体两侧骨水泥分布不均现象。术后1 d及术后2个月ODI均较手术前降低,术后2个月较术后1 d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术后2个月伤椎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 d及术后2个月与术前比较,PRI、VAS、PPI评分均明显降低,术后2个月较术后1 d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7例生活质量良好(7/26),术后1个月22例生活质量良好(22/26),术后2个月24例生活质量良好(24/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个椎体中,椎体附近软组织渗漏3个,未出现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或肺栓塞等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 马力刘艺明王善松杜怡斌王晓陆李春
-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
-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中远期疗效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研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62例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MIS⁃TLIF组32例和开放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TLIF)组30例。对术后3、6、12、24个月和末次随访(54~7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远期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3、6个月时,MIS⁃TLIF组在腰痛VAS、ODI评分低于O⁃TLIF组;术后24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在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末次随访时,两组在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邻椎病:MIS⁃TLIF组4例,O⁃TLIF组5例;椎体间融合率:MIS⁃TLIF组92.2%,O⁃TLIF组88.3%。结论MIS⁃TLIF治疗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恢复快、中远期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 王晓陆刘艺明杜怡斌祁家龙李春郑科郁贤舜
- 关键词:双节段中远期疗效
-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效果的关系被引量:11
- 2023年
-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高患病率给社会经济和医疗带来较大的负担,并且临床治疗中对于最佳治疗的时间以及方法存在重大争议,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可减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并发症,减轻疼痛,加强结构完整性。目的:探究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随访康复效果分为疗效良好组与疗效欠佳组,每组37例。术前及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以及影像学资料等。结果与结论:①术后疗效欠佳组有3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疗效良好组4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②在术前与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与目测类比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12个月时均明显改善,其中疗效良好组明显优于疗效欠佳组(P<0.05);③术前两组患者的伤椎高度丢失率、Cobb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偏移以及胸椎后凸角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手术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伤椎高度丢失率、Cobb角以及矢状面偏移评分均发生改善(P<0.05);术后12个月疗效欠佳组的伤椎高度丢失率、Cobb角、矢状面偏移、胸椎后凸角、骨盆倾斜角以及骨盆入射角明显大于疗效良好组(P<0.05),而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明显小于疗效良好组(P<0.05);④通过Pearson分析发现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与矢状面偏移、胸椎后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呈负相关(P<0.05),与腰椎前凸角呈正相关(P<0.05);相反,目测类比评分与矢状面偏移、胸椎后凸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呈负�
- 董洲陶晖陶晖刘艺明王善松李春
-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23足)采用开放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 21例获得8~25个月随防。B lher角由术前12.5°±0.6°矫正为术后的36°±0.4°,Gissane角由术前98.7°±0.5°矫正为术后的135.3°±0.7°。术后疗效评价:优14足,良7足,差2足。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
- 李浩杜怡斌李春徐一川
-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钢板
- 弯角椎体成形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杜怡斌1刘艺明1马力1李春
-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趋严重,重度骨质疏松所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
- 关键词:
-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
- 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评价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后路可扩张通道管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自2014-01-2016-01 40例退变性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MIS-TLIF(A组)和PLIF(B组)两组,每组20例。A组经MIS-TLIF技术行狭窄节段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B组经传统后路开放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h切口疼痛VAS评分,6个月及1年随访经ODI评分、下腰痛VAS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等,并经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24h切口疼痛VAS评分统计学有差异(P<0.01),A组优于B组;术后半年及1年在ODI评分及下腰痛VAS评分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经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结果 2组优良率均为95%;术后1年2组均达骨性融合。结论 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获得与开放PLIF手术相同的早中期临床疗效及植骨融合率,并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术后早期切口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少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王晓陆刘艺明张之栋杜怡斌李春马力郑科郁贤舜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单节段
- 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使用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2013—03—2015—06,应用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2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35—72岁,平均56.5岁。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吞咽困难、植骨融合情况,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与半年采用JOA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中出血量为70—120ml,平均(85.3±14.2)ml,手术时间70—120min,平均(90.0±12.8)min,JOA评分由术前的5.6-10.1分上升至术后3个月的14—18.6分及术后半年的14.7~18.6分;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吞咽困难症状完全消失,术后半年均获植骨融合。结论应用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无需使用颈椎前路钢板,术中操作简便,术后临床效果良好,吞咽困难发生率低,生物力学稳定性良好,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
- 刘艺明李春王晓陆王善松马力
-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