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超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温吉桑地区岩性油气藏综合识别
- 通过深入研究温吉桑地区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认为温吉桑地区具备发育前缘砂体与构造背景斜交的侧缘尖灭岩性油气藏的良好条件。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攻关,不断地摸索实践,针对温吉桑地区主要目标区块开展地层精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搭建,在...
- 武超何燕清康积伦赵铭王玫玫万剑英
-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层序地层格架储层预测
- 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二叠系—三叠系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被引量:5
- 2021年
- 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气资源潜力大、剩余资源量多,勘探程度低,托克逊凹陷、三堡凹陷、台北凹陷取得零星油气突破,目前勘探主要集中在库木凸起鲁克沁构造带。研究认为,鲁克沁大型复合鼻状凸起带是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油藏最为富集的领域,该构造带构造地层格架复杂,油藏类型多。围绕古凸起的地层上超、断陷回返褶皱、不整合、断陷扇体等有利于形成多种复合圈闭,这些有利条件决定了鲁克沁大型鼻状凸起复式油气聚集带的成藏特征。通过梳理明确了紧邻台北凹陷桃东沟群主力生烃中心是其规模成藏的基础,古隆起为燕山早期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构造背景,早期控制构造的深大断裂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通道,也是区带差异成藏的关键因素;二叠系梧桐沟组油藏主要受扇三角洲前缘相有利砂体展布控制,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油藏主要受断块等控制。
- 武超李宏伟盛双占程甜师效飞姜萌蕾
- 关键词:复式油气聚集带成藏特征主控因素
- 七泉湖构造带侏罗系三间房组二段沉积微相研究
- 2010年
- 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井相、古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吐哈盆地七泉湖构造带在三间房组二段沉积期,构造带南缘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其各种微相的展布受控于水体的变迁,西部七泉湖构造主要以辫状河道、河道间、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而在玉果构造还发育有河口坝等微相。其中三间房组二段沉积中期所形成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 王兴刚武超张冬梅杨丹
-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测井相水下分流河道
- 吐哈盆地侏罗纪湖盆填充演化与油气成藏
- 2025年
- 为深化吐哈盆地侏罗系油气勘探,以岩性岩相分析为基础,综合考虑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通过湖盆潜在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水供给的相对平衡关系,构建了基于沉积过程的湖盆填充模式。结果表明:①吐哈盆地侏罗纪先后经历了3种类型5个阶段,即过填充(八道湾组)→平衡填充(三工河组)→过填充(西山窑组)→平衡填充(三间房组—七克台组)→欠填充(齐古组—喀拉扎组)的湖盆填充过程。②过填充阶段初始洪泛面之上、最大洪泛面附近、深水中发育的富有机质泥质沉积,水退体系域滨湖碎屑岩,水进体系域远端和前三角洲泥质沉积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平衡填充阶段洪泛面之上及水退体系域下部富有机质沉积、湖底扇、下切谷充填物及水进和水退体系域滨湖碎屑岩,水进体系域晚期和水退体系域早期前三角洲泥质沉积组成优越的生储盖组合。欠填充阶段初始湖侵面之上、水进体系域上部富有机质沉积、水进体系域碎屑岩相、水退体系域早期河道相和晚期滨岸碎屑岩,水进体系域上部和水退体系域底部泥质沉积组成高效的生储盖组合。③基于沉积过程构建的湖盆填充模式可将相关特征或属性扩展到预测领域,主要体现在对湖盆岩性岩相描述的有效性、烃源岩与储层发育特征、层序叠加样式与油气成藏特征的可预测性,预测吐哈盆地晚侏罗世欠填充湖盆阶段发育有一定规模以暗色泥岩为主的烃源岩系,过填充阶段八道湾组、西山窑组的发育下切谷、湖底扇及平衡填充阶段规模发育的近岸水下扇为潜在有利勘探领域。基于过程的湖盆填充特征分析对陆相湖盆发展演化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杨占龙肖冬生肖冬生武超胡军郝彬吴青鹏李在光刘震华
- 关键词: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侏罗纪吐哈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