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塞锥形状和偏转角对轴对称塞式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塞式喷管是1种具有质量轻、红外隐身效果好等优点的典型喷管。为分析矢量偏转角和塞锥的几何参数对涡扇发动机轴对称塞式矢量喷管排气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CFD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尾喷流随喷管偏转而有效偏转,推力系数随矢量偏转而减小,在高空状态下较为严重。在地面状态下偏转20°时的推力系数较无矢量偏转时减小了1.2%,在高空状态下偏转20°时的推力系数减小了2.5%;塞锥前体的导圆半径变化没有使气流分离,对气动性能影响不大;塞锥后体长度增加使喷管内部压力提升,塞锥尾缘低压区缩小。
- 王旭张靖周单勇
- 关键词:排气系统气动性能涡扇发动机
- 塞锥后体气膜冷却对轴对称塞式喷管红外辐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主流质量流量为130kg/s、总温为920K和冷却空气总温为480K的参数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塞锥后体气膜孔排布方式、气膜孔倾角(15°~30°)和气膜冷却空气用量(3%主流质量流量以内)对轴对称塞式喷管红外辐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塞锥后体的气膜冷却对喷管推力系数的影响十分微弱;对塞锥后体提供1%主流质量流量的冷却空气,喷管红外辐射强度相对无冷却喷管降低50%左右;当冷却空气用量增大至3%时,喷管红外辐射强度下降约60%,总压恢复系数降低较为显著;在相同的冷却空气用量下,小孔排间距的多孔排布方式与大孔排间距相比,具有近乎相同的红外辐射抑制效果和低的总压恢复系数下降幅度;气膜孔倾角从30°减小至15°,对塞锥后体表面温度的降低以及喷管总压恢复系数的改善效果微弱。
- 张靖周王旭单勇
- 关键词:排气喷管红外辐射气动性能
- 塞锥形状和偏转角对轴对称塞式喷管红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以涡扇发动机轴对称塞式矢量喷管排气系统为原型,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矢量偏转角和塞锥长度对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系统能探测到最大红外辐射强度的探测角度随喷管的偏转而偏转;随着塞锥长度的增加,红外辐射强度的峰值有所降低。
- 王旭张靖周单勇
- 关键词:红外辐射数值模拟
- 旋翼下洗和排气方向对直升机红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旋翼下洗作用下的热喷流流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旋翼下洗速度和排气喷口方向等因素对直升机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喷流在不同的排气方向下受到旋翼下洗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喷口向上排气时,热喷流在旋翼下洗作用下的偏转能够形成对后机身表面的撞击,致使后机身温度升高;喷口向上排气旋翼下洗速度为10m/s时的固体红外辐射强于无旋翼下洗情形,对于喷口斜向上45°排气和侧向排气,随着旋翼下洗速度的增加,红外辐射强度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喷口排气方向对直升机红外辐射强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十分显著,喷口斜向上排气时在顶向和侧向的红外辐射强度基本相当,而喷口向上或侧向排气,在某些探测方位存在局部很高的红外辐射强度.
- 任利锋张靖周单勇王旭王杏涛
- 关键词:热喷流直升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
- 基于混沌蝙蝠算法的无人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优化被引量:2
- 2020年
- 针对总线条件下具有双通道多包传输的短时变时延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蝙蝠优化算法(Bat Algorithm,BA)的发动机故障检测观测器优化设计方法。将双通道多包传输转化为切换系统,短时变时延视为一种系统不确定性。把残差信号对噪声信号和故障信号的传递函数比值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改进蝙蝠算法对该适应度函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观测器增益矩阵。在网络控制系统半物理平台上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抑制噪声信号和放大故障信号,从而提高故障诊断的正确率,降低虚警率。
- 王旭王旭路凯
- 关键词:无人机分布式控制系统故障诊断
- 气膜孔排布对排气系统中心锥冷却和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红外辐射(CFD/IR)的数值模拟方法,以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为原型,对中心锥表面气膜冷却方案进行了数值研究,并揭示了中心锥冷却对红外辐射特征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气膜冷却中心锥可有效降低中心锥表面的温度,抑制排气系统在0°~15°范围内的红外辐射.在所研究的诸多方案中,与无冷却的涡扇排气系统相比,中心锥表面温度可以降低282K,0°方向上可降低总体红外辐射约57%.
- 王旭张靖周单勇
- 关键词: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气膜冷却红外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