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飞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煤层
  • 1篇低阶
  • 1篇低阶煤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煤层
  • 1篇遗煤
  • 1篇遗煤自燃
  • 1篇增透
  • 1篇渗流
  • 1篇渗透率
  • 1篇渗透率分布
  • 1篇水力割缝
  • 1篇特厚煤层
  • 1篇突出煤
  • 1篇突出煤层
  • 1篇突出煤层群
  • 1篇盆地
  • 1篇破坏特征
  • 1篇自燃

机构

  • 4篇瓦斯灾害监控...
  • 4篇中煤科工集团...

作者

  • 4篇章飞
  • 2篇刘志伟
  • 1篇韩承强
  • 1篇程广

传媒

  • 2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矿安全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突低渗透煤层超高压水力割缝卸压增透研究被引量:26
2019年
为了解决五轮山煤矿8号高突低渗透煤层1809工作面瓦斯治理难题,提出了超高水力割缝煤层卸压增透技术,以有效改造强化瓦斯抽采。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缝槽间距条件下缝槽周围煤体塑性破坏特征和应力演化规律,然后基于含瓦斯煤体渗透率与三向应力和瓦斯压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缝槽间距时周围煤体的渗透率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缝槽自由面能够卸除围压,集中应力向缝槽外侧和缝槽间煤体转移;煤体渗透率明显提高,促进瓦斯解吸和流动。经现场实践验证,超高压水力割缝增大了煤层暴露面积、煤体扰动体积,高负压抽采支管瓦斯流量和浓度明显提升,瓦斯抽采纯量在0.7~1.1 m^3/min内波动,瓦斯体积分数在50%以上,对本矿其他工作面瓦斯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张帅刘志伟韩承强韩承强章飞
关键词:渗透率分布
兴隆煤矿突出煤层群首采煤层调整论证及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兴隆煤矿首采层5煤层实际采掘过程中出现了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瓦斯含量高,掘进速度缓慢,采掘接替异常紧张等问题,且在被保护层8煤层开采时多次出现区域验证指标K_1值超标和瓦斯超限现象。针对这些问题,从保护层选择、区域瓦斯治理、开采技术条件等多维度对突出煤层群保护层开采进行论证,确定兴隆煤矿将首采5煤层调整为12煤层具有可行性。实践证明,矿井将12煤层作为保护层首先开采有效缓解了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并实现了矿井瓦斯的有效治理和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卿启超程广章飞刘志伟
关键词:突出煤层群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采掘接替
复合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变化及危险区域判定被引量:15
2020年
特厚煤层采用分层综放开采时,上分层遗煤易发生二次氧化,致使煤自燃预防和治理的难度加大。为了准确判定下沟矿ZF1801工作面上、下分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通过程序升温实验分析4^#煤层煤的自燃极限参数,并根据气体监测数据判定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研究结果表明:4^#煤层煤的耗氧速率和放热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均符合高斯型函数关系;随遗煤厚度的增加,下限氧气体积分数逐渐降低,而上限漏风强度逐渐升高;当遗煤厚度一定,温度达到90℃时二者的极限参数最低;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在ZF1801工作面下分层采空区回风侧20~125 m、宽105 m,在上分层回风巷、进风巷侧0~40 m、宽40 m;当ZF1801工作面推进速度低于2.34 m/d且停采28 d以上时,采空区存在自燃危险。研究结果可为下分层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提供参考。
章飞
关键词:特厚煤层遗煤自燃自燃危险区域
鄂尔多斯盆地低阶煤孔隙瓦斯微观渗流特征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获取煤体真实微观孔隙结构,揭示孔隙系统中瓦斯的微观渗流特性,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低阶煤进行了X-rayμCT扫描实验,重构并表征了微观孔隙空间结构,对孔隙连通团进行了逆向优化和数值建模,开展了瓦斯微观渗流数值模拟,探讨了瓦斯微观渗流特性。结果表明:煤微观孔隙结构存在很强的非均质性,形状接近球形;孔隙形状因子与等效直径之间具有指数关系;羊场湾褐煤内部发育有大的微裂隙,而斜沟气煤内部微裂隙数量少,局部存在多个孔隙团;渗流孔隙大小并不是决定瓦斯渗流性能的唯一因素,更多依赖于其连通性;瓦斯压力在同一孔隙的非均匀性体现出渗流对方向的选择性。
章飞张攀
关键词:低阶煤微观孔隙煤层气微观渗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