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佳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天然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岩白菜
  • 3篇岩白菜素
  • 3篇渗透泵
  • 2篇医学机能实验
  • 2篇渗透泵片
  • 2篇教学
  • 2篇包合
  • 2篇包合物
  • 1篇等渗
  • 1篇星点设计
  • 1篇性药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药物
  • 1篇医学机能实验...
  • 1篇医学机能实验...
  • 1篇渗透泵型控释...
  • 1篇生物机能实验...
  • 1篇生物利用度
  • 1篇生物利用度研...

机构

  • 6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四川省天然药...

作者

  • 6篇谢佳
  • 3篇曾建
  • 3篇吴敏
  • 3篇李德银
  • 3篇刘洪
  • 2篇杨拯
  • 2篇马松涛
  • 2篇程丽
  • 2篇张晓
  • 2篇陈建敏
  • 2篇常丽青
  • 1篇曹丽萍
  • 1篇钟元高
  • 1篇高秀蓉
  • 1篇廖昌军
  • 1篇辛志伟
  • 1篇袁前文
  • 1篇蓝艳丽
  • 1篇宋波
  • 1篇揭惠

传媒

  • 2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岩白菜素高载药量渗透泵型控释片的制备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制备难溶性药物岩白菜素高载药量单室单层渗透泵型控释片。方法:以渗透泵片常用辅料为混合载体材料制备固体分散体,利用等渗原理优化片芯处方;以岩白菜素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包衣处方。结果:PEG 1500质量分数1.30%,包衣增重9.5%时,制得的岩白菜素高载药量渗透泵片累积释放度接近80%,符合零级释药特征。结论:充分发挥辅料多种功能可有效提高渗透泵片载药量;优化片芯与衣膜处方的方法能显著缩短试验周期,为渗透泵制剂处方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吴敏李德银谢佳刘洪曾建揭惠
关键词:难溶性药物岩白菜素星点设计
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的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对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的相关性做出评价,确认其处方设计的合理性。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中转篮法测定体外释放度,以岩白菜素普通片为对照,采用HPLC-DAD测定犬血浆中岩白菜素浓度。采用Loo-Riegelman法计算药物体内吸收百分率。结果:体外释放度数据(R)与相应各时间点的体内药物吸收百分率(F)回归方程为:F=0.88R+4.262(r=0.923 0,P<0.01)。结论: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体内吸收和体外释放相关性良好,与普通片相比可有效促进药物的体内吸收。
吴敏谢佳曾建刘洪李德银
关键词:岩白菜素渗透泵片体内外相关性
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体外释药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索岩白菜素β-环糊精(β-CD)包合物渗透泵片的体外释药机制。方法通过考察可能影响药物释放的3个因素(包衣膜、片芯和释药孔),探讨其主要的释药动力和零级释药机制。结果水透膜的速率远小于片芯中药物的溶出速率及岩白菜素渗透泵片的释药速率;扩散与溶蚀机制对渗透泵片释药有影响。结论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的释药受多种机制共同影响;片芯的渗透压主要由岩白菜素包合物产生;体外释药的限速步骤为水透膜速率,因此渗透泵系统呈现出零级释放。
刘洪李德银曾建谢佳吴敏
关键词:岩白菜素包合物渗透泵片释药机制
师生角色互换在医学机能实验课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被引量:19
2006年
本文阐明了在医学机能学实验课中的角色互换的定义、具体作法、取得的效果,为推动机能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办法。
杨拯张晓马松涛谢佳程丽陈建敏常丽青
关键词:医学机能实验课角色互换教学改革
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2
2006年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是机能实验教学的重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设备已不适应机能实验教学的要求。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出现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改变了传统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模式,现就其在我院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作一个简单介绍。
杨拯张晓辛志伟马松涛谢佳程丽陈建敏常丽青
关键词:医学机能实验学实验教学
葛根素β-环糊精包合物小鼠血浆中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葛根素β-环糊精包合物与葛根素原料药口服灌胃后小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HPLC测定小鼠血中葛根素浓度,药-时曲线数据用DAS2.1.1版药动学分析软件处理。结果:葛根素在小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葛根素原料药的AUC、Cmax和Tmax分别为1657.28 mg.L-1.min-1、26.34 mg.L-1和30min,而葛根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AUC、Cmax和Tmax分别为3504.30 mg.L-1.min、77.34 mg.L-1和30 min,统计结果表明AUC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素进行β-环糊精包合后可以提高葛根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廖昌军曹丽萍高秀蓉钟元高谢佳宋波赖小利蓝艳丽袁前文
关键词:葛根素Β-环糊精生物利用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