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甫
- 作品数:37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地质分区的伊犁河谷黄土滑坡滑移特征研究
- 2024年
- 滑坡给人类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带来了极高风险。在阿拉尔村附近发现了一处潜在不稳定滑坡。本文通过ArcGIS软件对潜在滑坡进行高程、坡度和坡向3方面分析,依据这3个地质因子对边坡进行了地质分区;再运用颗粒流软件PFC^(2D)建立潜在滑坡数值模型,模拟潜在不稳定滑坡位移过程,分析其颗粒应变规律,通过双轴试验模型对滑坡土体的细观参数进行标定,使其和实际相符;最后将数值模型的位移结果与地质分区相结合,得到该潜在滑坡的位移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潜在滑坡的位移主要集中在高高程、中等坡度区域,而该滑坡在此区域面积占比最大,研究为后续边坡治理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 毛伟王一惠如黑艳·木合买尔如黑艳·木合买尔刘学军谢良甫
- 关键词:ARCGIS
- 盾构法双线隧道施工围岩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 2025年
- 为分析盾构法双线隧道开挖过程中后挖隧道对前挖隧道的扰动,以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软件,从围岩变形、应力分布、塑性区发展和管片结构受力等4个方面,模拟分析左线(后挖)隧道开挖对右线(前挖)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线隧道的开挖显著增加了围岩的变形,尤其是在拱顶和拱肩区域,左线隧道的开挖对右线隧道的围岩扰动更为明显;开挖导致围岩应力扰动范围的增加,使得左线开挖后应力重分布更加显著,进而增大了围岩变形和破坏的风险;双线隧道开挖加剧了围岩塑性区的扩展,导致支护结构周围岩体遭受严重破坏。建议优化施工顺序并加强实时监测,以降低围岩破坏风险。
- 张祖国刘佳怡孙淼军谢良甫
- 关键词:盾构法双线隧道围岩变形数值模拟
- 新疆乌鲁木齐河马泉片区软岩膨胀特性判别
- 2022年
- 通过岩石X衍射试验对蒙脱石以及其他黏土矿物的相对含量的测定和电镜扫描的岩石的微观特征中薄片状晶体的存在以及岩石裂隙的发育,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相结合揭示河马泉片区的岩石膨胀特性。X衍射试验结果矿物成分含量结合电镜扫描试验结果合理的解释了河马泉片区软岩的崩解膨胀甚至泥化的现象。进一步量化了河马泉片区岩石的膨胀性能的大小,通过无荷载作用下的自由膨胀率试验,进而表明岩样自由膨胀率基本达30%~40%,有的甚至高达103%。并探究了自重应力与自由膨胀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由膨胀率与自重应力的基本无相关性。
- 刘学军李严君谢良甫
- 关键词:自由膨胀率
- 基于颗粒流数值试验的岩石单剪、直剪试验对比研究
- 为对比分析岩石单剪、直剪试验力学参数差异,本文采用颗粒流PFC软件进行岩石单剪、直剪数值试验对比研究。在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基础上,分别构建岩样单剪、直剪数值试验模型进行数值试验,并从应力应变曲线、裂纹发育特征等方面分析单剪...
- 谢良甫王建虎李兴明宋航
- 关键词:单剪试验直剪试验岩样
- 文献传递
- 基于随机场理论的盾构隧道地表变形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在对地铁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研究中,通常将土体假定为均质各向同性材料,这与实际土体性质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不符。为此,利用随机场的计算机模拟和Monte-Carlo策略,以确定性分析为基础开展随机分析,研究土体弹性模量空间变异性对盾构隧道地表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土体弹性模量空间变异性后,地表变形曲线仍符合高斯分布规律,与实际工程一致;土体弹性模量的随机性对地表变形程度和范围有重要影响,这与确定性分析有很大不同。
- 孟建宇秦拥军谢良甫阿卜杜海比尔·玉苏普
- 关键词:盾构隧道地表变形随机场理论
- 软土盾构掘进竖向姿态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
- 2025年
- 针对盾构机穿越黄土、滨海软土等软弱地层时遇到的姿态难控制问题,基于修正椭球体理论提出适用于黏性土地层盾构隧道的松动土压力计算方法,通过等效土弹簧建立盾构机-土体相互作用理论模型,进行盾构机竖向位移、俯仰角变化分析与姿态纠偏方法研究。对比“引汉济渭”二期南干线盾构机穿越黄土塬施工监测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盾构机竖向位移与竖向力呈二次抛物线变化;盾构机俯仰角与竖直平面力矩呈三次抛物线变化,且随着力矩的增大,姿态由下俯变为上仰;随着地层软土比例增大,盾构机沉降与姿态下俯量增大;调整推进系统在盾尾上、下部产生更小推力差,可实现盾构机的沉降控制与俯仰角纠偏。
- 赵凯黄昕黄昕谢良甫王建虎
- 关键词:盾构隧道软土地层相互作用
-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Peck法隧道地表移动参数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在预测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算法中,Peck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法对地表移动参数的研究往往依据经验,只考虑了部分因素的作用。针对这种局限性,在收集整理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数值模拟手段,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Peck法中的地表移动参数(沉降槽宽度系数i和地层损失率η)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土体参数、隧道设计指标和监测指标中的8个影响因子,计算其与i和η的关联性,得到以下结论:泊松比对i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因素;η的取值与内摩擦角的关联性较小,与其他7个影响因子的关联性差别不大,通过经验法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取值是合理的。
- 秦拥军孟建宇谢良甫于广明
-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地表移动参数
- 新疆高寒山区泥石流发育区地形和积雪演变分析
- 2024年
- 使用数字高程模型和中国MODIS逐日无云500m积雪数据,研究了新疆高寒山区的叶尔羌河流域.根据泥石流灾害点的分布特征,该区域被划分为泥石流发育区(极高/高易发区)和非发育区(低/极低易发区),并分析了各分区的地质条件和积雪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泥石流发育区主要的地质条件:海拔为4000~5000m、坡度为8°~20°、阴坡坡向(占发育区3.10%).灾害点多集中在海拔小于3000m、坡度为8°~20°、半阴坡的区域.(2)极高易发区的积雪覆盖百分比(SCP)在所有区域中最小(平均SCP为10.26%),年际变化最大(标准差条带面积最大).高易发区绝大部分时间SCP最高(平均为40.52%),年际变化较小.(3)泥石流发育区的积雪天数(SCD)为110.6d,长于非发育区(86.86d),积雪开始时间(SCOD)和融雪开始时间(SCMD)也较早(SCOD:339.46/342.70DOY;SCMD:97.59/102.46DOY).两个区域的SCD和SCMD均呈现减少趋势,SCOD呈增加趋势,但发育区的变化趋势较为显著,使其SCD更长.对叶尔羌河流域泥石流发育地形和积雪演变特征定量分析,以期为新疆高寒山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和参考.
- 谢良甫何立斌谢永甜刘珊王建虎王建虎
- 关键词:泥石流高寒山区DEM数据地形因子
- 往复荷载作用下粉质黏土固结系数的试验研究
- 2017年
- 应用基于太沙基的半解析一维固结理论,研究往复荷载作用下粉质黏土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利用固结试验中的加载和卸载过程来模拟往复荷载,认为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固结系数不同。通过试验得到粉质黏土加载和卸载的固结系数,对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而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往复荷载下在周期与荷载增量相同时,加载与卸载过程的固结系数随压力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在相同压力与相同荷载增量下,随着周期的增大,固结系数也呈减小趋势。对试验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加载与卸载固结系数的函数关系为线性关系,并求得二者比值约为0.095,运用此值可以缩短测往复荷载作用下固结系数所需的时间,并为计算固结度以及沉降量提供参考。
- 宋航肖正华谢良甫沙吾列提.拜开依
- 关键词:往复荷载周期固结系数固结度
- 基于稳定性演化路径的反倾斜坡变形演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从稳定性演化路径角度分析反倾斜坡倾倒变形演化特征。首先,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与勘察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反倾斜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利用Sarma法计算反倾斜坡稳定性系数;然后,通过变化倾倒条块数和倾倒角度,插值得出反倾斜坡稳定性响应云图,分析稳定性演化路径及对应的变形演化特征;最后,分析库水等外因作用下反倾斜坡稳定性演化路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倾斜坡倾倒变形前期变形方式表现为以倾倒条块数增加为主,条块倾倒倾角增加较缓慢;进入拐点后,其变形将发生较明显转变,表现为倾倒条块数和倾倒角度同步快速增加;库水等外因对反倾斜坡稳定性降低较明显,但对稳定性演化路径的改变较小。
- 谢良甫张佳琪谭顺利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