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楠楠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态
  • 3篇农业
  • 2篇新农村
  • 2篇新农村建设
  • 2篇循环农业
  • 2篇生态循环
  • 2篇生态循环农业
  • 2篇农村
  • 2篇扶贫
  • 2篇产业扶贫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循环经济
  • 1篇研究方法
  • 1篇生态观光
  • 1篇生态观光农业
  • 1篇农业发展
  • 1篇农业发展研究
  • 1篇农业园
  • 1篇平原区
  • 1篇丘陵

机构

  • 7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共产党

作者

  • 7篇邓楠楠
  • 5篇王德平
  • 1篇唐永金
  • 1篇何春华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绵阳市乡村建设模式及评价研究
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和农业为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开始逐渐凸显,尤为明显的是农村发展的速...
邓楠楠
关键词:乡村建设
文献传递
不同地貌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满意度评价及比较研究——基于绵阳市山区、丘陵区、平原区的调查数据
2017年
立足农民视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比较平原、丘陵、山区农民对绵阳市新农村建设的满意程度,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实际进展和农民实际需求之间的偏差,对进一步推进绵阳市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楠楠王德平朱琳敏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满意度
绵阳市城郊型观光农业园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被引量:5
2017年
以绵阳市游仙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的规划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绵阳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其他地域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朱琳敏王德平邓楠楠
关键词:生态观光农业SWOT分析
绵阳市产业扶贫推动新农村建设案例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阐述了绵阳市产业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现状,以及现阶段绵阳市产业扶贫的具体做法与成效,以此表明扶贫与新村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再对养殖业、种植业、种植与休闲农业结合的混合型农业3个案例进行分析与对比,得出农业不同行业在以产业扶贫推动新农村建设方面确实可行且成效显著的结论,旨在对我国农村工作与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何忠元邓楠楠何春华唐永金
关键词:产业扶贫新农村建设
四川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以绵阳市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生态循环农业是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工程学方法,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推行集约节约使用投入品和清洁化生产,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一种现代农业形态,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以绵阳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例,借鉴其优秀的成功经验,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给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四川省的生态循环农业良性发展。
朱琳敏王德平邓楠楠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研究综述被引量:21
2016年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也提出,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广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循环农业将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指向标,并且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将从生态循环农业的概念、发展模式和当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政策等方面来进行生态循环农业的研究综述。
朱琳敏王德平邓楠楠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循环经济研究方法
精准扶贫背景下产业扶贫发展模式——“1+5”产业扶贫案例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1+5"畜牧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是由"政府+龙头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6方构成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模式。该模式对县内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再集中投向贫困村和贫困户,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做到精准"滴灌"。把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和贫困群众的现有资源资本化、产业化,创新推广股份合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利益兜底、二次分红等产业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朱琳敏王德平邓楠楠
关键词:产业扶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