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莹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花色
  • 3篇花色苷
  • 2篇蛋白
  • 2篇紫薯
  • 2篇复合物
  • 1篇胆固醇
  • 1篇蛋白复合物
  • 1篇多酚
  • 1篇形貌
  • 1篇衍生物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损失
  • 1篇原子力显微镜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脂肪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机构

  • 5篇武汉轻工大学

作者

  • 5篇何静仁
  • 5篇郭莹
  • 4篇李书艺
  • 3篇祝振洲
  • 1篇刘刚
  • 1篇张瑞
  • 1篇何毅
  • 1篇江甜
  • 1篇梁征
  • 1篇张倩
  • 1篇何丽丽
  • 1篇黄庆荣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中式烹饪热加工方式对鲜食及加工紫薯花色苷含量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鲜食/加工紫薯中花色苷类色素的种类及其组成的差异性,同时研究在5种常见中式烹饪热加工方式下紫薯总花色苷的损失情况,以得到一种紫薯最佳的食用方式。方法:采用液质联用(HPLC-PDA-ESIMSn)分析紫薯花色苷种类和结构,并用p H示差法探讨了5种中式烹饪热加工对紫薯总花色苷含量的损失。结果:鲜食紫薯共鉴定出17种花色苷,而加工用紫薯鉴定出9种花色苷。紫薯在5种热加工方式作用下,总花色苷含量均有损失,其损失率由小到大依次是微波<蒸<煮<低温油炸<烤。结论:经鉴定紫薯色素中花色苷种类组成非常丰富,但鲜食紫薯与加工用紫薯在其花色苷组成上还有较大差别。从花色苷损失率角度考虑,在5种中式烹饪热加工条件下,微波是其最佳食用方式。
齐敏玉郭莹李书艺何静仁
关键词:紫薯花色苷损失率
新型花色苷衍生物oxovitisin A制备条件优化及其体外抑制癌细胞增殖活性被引量:3
2016年
以植物花色苷为原料,通过羧基吡喃花色苷形成及微氧化两步反应法制备出具有非氧鎓离子结构和内酯型吡喃环结构的吡喃酮型花色苷衍生物(oxovitisin A),进行了反应温度、p H值、反应介质乙醇体积分数和反应时间影响oxovitisin A生成量的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oxovitisin A的最佳制备条件。高效液相色谱监测反应过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串联离子阱多级质谱法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利用"罗丹明B蛋白染色法"考察了oxovitisin A以及不同结构的吡喃花色苷衍生物(羧基吡喃花色苷、甲基吡喃花色苷)、前体花色苷(锦葵花色苷)的体外抗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以1.0 mg/m L的羧基吡喃花色苷为原料,oxovitisin A的最佳制备条件是p H 3.6、反应温度45?℃、乙醇体积分数20%、反应时间21 d,各因素对oxovitisin A得率影响的大小次序为p 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醇体积分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多级质谱裂解分析表明,反应的主要产物是oxovitisin A,反应第21天得率为26.59%。抗癌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oxovitisin A能显著抑制人肠癌细胞(Caco-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IC50分别为(238.8±24.6)、(85.7±9)μg/m L,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羧基吡喃花色苷和甲基吡喃花色苷。
吴闹王静祎张倩郭莹李书艺何毅祝振洲何静仁
关键词:正交试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抗肿瘤活性
ω-3脂肪酸强化鸡蛋在不同烹饪方法中的营养损失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以ω-3脂肪酸强化鸡蛋为原料,分析比较不同烹饪方法对鸡蛋黄中EPA、DHA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烹饪方法 (水煮蛋、荷包蛋、煎鸡蛋、鸡蛋糕)加工新鲜鸡蛋,利用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蛋黄中DHA、EPA与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不同烹饪方法处理后鸡蛋黄中EPA、DHA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煮鸡蛋中二者的损失率最低;水煮蛋和荷包蛋胆固醇含量略微上升、煎鸡蛋和鸡蛋糕胆固醇含量下降。结论:在4种不同的烹饪方法中,水煮蛋的营养损失最小,为鸡蛋最适合的烹饪方法。
张瑞何丽丽郭莹祝振洲姚道刚李书艺何静仁
关键词:Ω-3脂肪酸EPADHA胆固醇
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的结构组成及分子形貌被引量:18
2016年
为研究紫米中蛋白-多酚复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组成与分子形貌,采取Osborne分级提取从紫米中得到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分子质量,邻苯二甲醛柱后衍生法分析比较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以及大米蛋白的氨基酸组成,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中花色苷聚合物的基本单体组成,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的表面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94.3±2.7)%,多酚含量为(10.1±4.0)mg/g;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与大米蛋白在37 ku以上分子质量处亚基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复合物的氨基酸组成更加丰富,有更优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复合物中花色苷单体组成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O-葡萄糖苷;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以不规则球形结构为主,其结合单元的粒径大约为4.7 nm左右。本实验对后续探索有色谷物多酚复合物的功能特性、多酚-蛋白质相互作用与生物活性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梁征熊思慧郭莹刘刚黄庆荣何静仁
关键词:紫米分子形貌原子力显微镜
紫薯花色苷-蛋白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制备紫薯花色苷-蛋白复合物,经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52和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纯化得紫薯纯蛋白,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紫薯蛋白及紫薯花色苷-蛋白复合物的分子质量,运用紫外、荧光、红外和圆二色谱多种光谱方法对紫薯蛋白及紫薯花色苷-蛋白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紫薯蛋白及花色苷-蛋白复合物的分子质量无明显差异,均存在4种不同的分子质量分布:58、24、18 k D和14 k D。紫薯蛋白紫外最大吸收峰位于200 nm波长处,复合物的紫外光谱略有红移且吸收增强。紫薯蛋白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是340 nm,而复合物的荧光强度几乎完全猝灭。紫薯蛋白的红外光谱图具有酰胺带特征吸收,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峰形和吸收强度发生明显变化。圆二色谱图显示紫薯蛋白二级结构以β-折叠(43.6%)和无规卷曲(45.7%)为主,β-转角(10.6%)次之,而复合物以β-折叠(72.2%)为主,无规卷曲(27.8%)含量降低,β-转角消失。
郭莹江甜李书艺祝振洲何静仁
关键词:紫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