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钮立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遥感
  • 3篇土地利用
  • 2篇农业
  • 2篇精准
  • 2篇精准农业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冬小麦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熟期
  • 1篇数据融合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地利用程度
  • 1篇土地利用时空...
  • 1篇小麦
  • 1篇集成化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吴炳方
  • 10篇钮立明
  • 7篇杜鑫
  • 7篇蒙继华
  • 5篇张飞飞
  • 3篇朱亮
  • 3篇张宁
  • 3篇张磊
  • 3篇王鹏
  • 1篇周月敏
  • 1篇李强子
  • 1篇李伟萍
  • 1篇董泰锋
  • 1篇陈雪洋
  • 1篇董泰峰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遥感学报
  • 1篇中国博士后

年份

  • 6篇2011
  • 4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Hyperion数据进行环境星HSI红边参数真实性检验被引量:8
2010年
针对我国新发射运行的HJ-1A星HSI数据,利用高光谱分辨率的Hyperion数据进行了HJ-1A星HSI的光谱模拟,提取了红谷位置、红边位置、红边斜率和红边振幅等4个主要的红边参数,对真实与模拟环境星HSI数据的红边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以Hyperion数据为参照检验了环境星HSI红边参数的真实性。研究结果显示,环境星HSI与模拟HSI的红边范围光谱反射率平均相关系数为0.946,标准差为0.011,为极显著相关,两种数据在红边范围内的光谱反射率变化高度一致;4个红边参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4,0.543,0.808和0.802,并且随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模拟与真实红边参数差值标准差分别为5.75,1.86,5.7e-4和0.024,认为环境星HSI的红边参数可以较好反映该区域植被变化所造成的红边光谱特征差异。
蒙继华吴炳方钮立明杜鑫陈雪洋张飞飞
关键词:红边参数HYPERION
集成化的省级农情遥感监测系统被引量:9
2011年
在"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CropWatch-China)"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开发了集成化的中国省级农情遥感监测系统(CropWatch-Province)。系统以遥感为主要数据源,在县、主产区和省3个尺度上进行农情信息的监测,包括作物长势、单产、种植面积、复种指数监测及作物估产、农气分析等,对系统的技术方法、结构、功能及其主要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2010年系统通过"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的检测,系统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灵活性强和应用新数据等特点。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灵活定制,通过集成化开发可以独立完成从数据预处理、科学计算、信息提取到结果输出的全部任务,并将包括HJ-1在内的一系列新数据应用于农情信息的获取。
蒙继华吴炳方李强子钮立明张飞飞杜鑫
关键词:遥感集成化
三峡水库建设期秭归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为了更好地把握水库建设期三峡库首地区土地资源变化情况,以秭归县为试验区,利用1992、2002、2007年多源多时相融合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3个时期1:50000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由于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众多非自然因素作用,秭归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剧烈,1992-2007年间园地面积比原来增加248.14%,旱地面积减少20.32%,乔木林减少0.59%,草地减少8.04%,人工表面面积增加141.84%,水体面积增加90.86%;园地、旱地、人工表面、水体等地类在1992-2002年和2002-2007年2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使用转换矩阵分析地物类型转换背后的驱动因素作用;根据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等指数的计算结果,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把握土地利用动态演替规律,为后期水库管理运行提供建议。
王鹏吴炳方张磊周月敏朱亮钮立明张宁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程度
高时空分辨率NDVI数据集构建方法被引量:29
2011年
针对ETM空间分辨率高和MODIS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选择官厅水库上游为实验区,基于对STARFM方法的改进,构建不同时空分辨率NDVI的时空融合模型-STAVFM,使用该模型对ETM NDVI与MODIS NDVI融合,构建了高时空分辨率NDVI数据集。研究结果表明,STAVFM根据植被变化特点定义了有效时间窗口,在考虑物候影响的同时改进了时间维的加权方式,通过MODIS NDVI时间变化信息与ETM NDVI空间差异信息的有机结合,实现缺失高空间分辨率NDVI的有效预测(3景预测NDVI与实际NDVI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2、0.90和0.91),从而构建高时空分辨率NDVI数据集,其时间上保留了高时间分辨率数据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上又反映了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的空间细节差异。
蒙继华吴炳方杜鑫钮立明张飞飞
关键词:NDVI数据融合
三峡水库建设期秭归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因素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分析水库建设期秭归县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对后三峡管理运行期土地资源保护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用1992、2007年两期1:50 000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和10mDEM数据等,基于GIS栅格运算,研究秭归县15a来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旱地、园地是变化面积最大的地类,而园地、人工表面是面积增长率最高的地类。旱地、园地变化在地形的分异呈现互补性,主要发生在海拔<800m、坡度<25°、非阳坡地区;灌木林在海拔>1 100m、坡度范围15~45°及阳坡、半阳坡面积增加较多,乔木林向灌木林转换主要发生在海拔>1 100m、坡度25~35°、阳坡及半阳坡地区;乔木林减少面积最多在35~45°、阳坡地区;草地减少主要发生在低海拔、15~35°、阴坡地区。建设时期下的各种政策是这些变化发生的主因。在未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条件下,缓解人地关系压力必须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保障土地利用集约化。
王鹏张磊吴炳方朱亮钮立明张宁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DEM
秭归县植被结构演变及土壤侵蚀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为详细了解水库建设期秭归县植被结构演变及土壤侵蚀风险情况,使用TM和SPOT等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的秭归县1992、2007年1:50 000土地利用分类、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风险及1999~2007年SPOTVEGETATION NDVI等。利用景观格局方法研究植被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植被结构与土壤侵蚀风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992~2007年,植被景观格局更加破碎,斑块离散程度变大,多样性提高,乔、灌等仍是优势类型,受不同人类政策的影响,不同类型植被类型景观特征响应表现出差异性。植被覆盖度得到改善,其中秭归中南部植被水平密度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对降低土壤侵蚀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水库周边地区作为人类活动扰动的集中区,水土保持任务依然艰巨。通过遥感和GIS手段分析区域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变化背后的驱动机制和限制因素,甄别人类活动影响力,为研究三峡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鹏吴炳方张磊李伟萍朱亮张宁钮立明
关键词: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遥感GIS
基于HJ-1A/1B数据的冬小麦成熟期遥感预测被引量:24
2011年
基于遥感数据获取作物成熟度信息,制订收割顺序,是遥感在精准农业中的一个重要应用课题,目前的作物物候监测在空间分辨率和预测的时效性上尚无法满足精准农业的要求。以山东禹城市为研究区,选取观测点,分析冬小麦成熟期临近过程中水分和叶绿素的动态变化,获取基于遥感监测小麦成熟期的依据。以HJ-1ACCD数据构建的植被指数来反映作物绿度的变化,以HJ-1BIRS数据构建的归一化水指数来反映作物含水率的变化,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冬小麦成熟期的遥感预测模型,实现了禹城市冬小麦成熟期的遥感监测。小麦成熟期预测值与观测值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预测与观测小麦成熟期的先后顺序较为一致,在以误差小于1d作为成功预测衡量标准的情况下,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为65%。提出了使用HJ-1A/1B数据开展冬小麦成熟期预测的模型,而使用不同时相遥感数据预测成熟期的通用模型将成为下一步研究重点。
蒙继华吴炳方杜鑫董泰峰钮立明
关键词:遥感冬小麦成熟期
遥感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以禹城为例
精准耕作是基于田块间农作条件的空间差异性,实行变量投入,达到优化生产、提高生产率、减少污染的目的。为缓解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农业所引起的环境问题,针对我国耕地少、水资源短缺、环境保护压力大和农业生产高度分散的国情,遥感监...
蒙继华吴炳方钮立明杜鑫张飞飞
关键词:遥感精准农业
文献传递
遥感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2010年
精准耕作是基于田块间农作条件的空间差异性,实行变量投入,达到优化生产、提高生产率、减少污染的目的。为缓解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农业所引起的环境问题,针对我国耕地少、水资源短缺、环境保护压力大和农业生产高度分散的国情,遥感监测和互联网提供的农情信息服务支持下精准耕作技术是发展方向之一。针对遥感在精准农业中进行应用的巨大潜力,本研究以山东省禹城市为研究区,在系统地面观测的基础上,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反演与监测技术,开展了禹城市多个尺度的农情参数遥感监测,监测主题包括监测专题包括旱情、夏粮休耕率、高中低产田、夏粮施氮水平、作物单产、水分生产率、作物长势等。监测结果通过中科仲讯雄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手机平台上进行了发布,为禹城市的精准农业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服务.
蒙继华吴炳方钮立明杜鑫张飞飞
关键词:遥感精准农业
光合有效辐射(PAR)估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1年
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是研究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核心之一,不仅是衡量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变化、碳收支变化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是反映全球气候变化主要驱动因子。本文在回顾PAR估算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传统方法中的气候学方法、模型参数方法,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遥感的转换系数、模型化参数法的优缺点,并对PAR估算方法研究做出了展望。气候学法、模型参数法等传统方法一直是进行PAR估算的常用手段。然而,随着对生态系统研究的日益深入,基于遥感的估算方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手段,凭借遥感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它使得获取区域乃至全球PAR估算成为可能。因此,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获取长时间序列PAR,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之一。已有研究表明,查找表方法之类的定量化估算方法将成为主要的估算方法,它不仅在机理上解释了PAR的传输过程,而且增强了估算方法的可靠性、可操作性与普适性。
董泰锋蒙继华吴炳方杜鑫钮立明
关键词:PAR影响因素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