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刚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十堰市环境监测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数浓度
  • 1篇水质
  • 1篇气团
  • 1篇总磷
  • 1篇夏季
  • 1篇颗粒物
  • 1篇后向轨迹
  • 1篇环境监测

机构

  • 2篇十堰市环境监...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篇刘刚
  • 1篇赵丽娜
  • 1篇任丽红
  • 1篇李刚
  • 1篇岳长涛
  • 1篇徐义生
  • 1篇毕斌
  • 1篇朱绍萍
  • 1篇黄劲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武当山夏季颗粒物数浓度谱分布特征及气团来源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为研究大气边界层中上层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谱分布特征及气团来源的影响,于2018年6月利用3080型SMPS粒径谱仪对武当山14.6~660 nm颗粒物数浓度谱进行观测,分析和探讨了其数浓度谱分布及日变化特征,并结合后向轨迹、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与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探讨对武当山颗粒物数浓度影响较大的外源输送路径和贡献源区.结果表明:①武当山大气颗粒物主要以爱根模态为主,平均数浓度为2 500个/cm3,积聚模态、核膜态平均数浓度分别为2 265、359个/cm3,3种模态数浓度分别占总数浓度的48.79%、44.21%、7.01%.②在新粒子生成日,核膜态数浓度于10:00开始上升,11:00-17:00的核膜态数浓度相对较高,约2 000个/cm3.新粒子生成日ρ(SO2)与ρ(O3)的日变化趋势均与核模态数浓度较为相似,表明SO2和O3参与光化学反应后的产物(硫酸及有机物)有利于新粒子的生成与增长.新粒子生成日风速、温度均大于非新粒子生成日,但相对湿度较低.③在东部及局地气团影响下大气颗粒物主要以积聚模态为主,数浓度分别为2 311和2 596个/cm3;核模态、爱根模态数浓度在受西北气团影响时最大,数浓度分别为806和3 078个/cm3.④潜在源区分析表明,影响武当山积聚模态数浓度的主要源区为十堰市本地及襄阳市,二者贡献值在840个/cm3以上.研究显示,武当山颗粒物主要以爱根模态为主,颗粒物数浓度日变化主要受大气边界层发展及山谷风的影响,较高的ρ(SO2)与ρ(O3)以及高温、低湿及较大的风速均有利于新粒子的生成,周边城市的区域性传输对武当山颗粒物的影响较大.
赵丽娜赵丽娜徐义生任丽红李刚岳长涛刘刚
关键词:颗粒物数浓度后向轨迹
对环境监测中水质总磷测定标准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指出了环境监测时,测定水质中总磷的工作是一种常规性的工作,GB11893-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是环境监测中测定水质总磷的标准方法,按照该标准用3cm比色皿绘制工作曲线,工作曲线主体部分吸光度不在光度法的最佳范围0.1~0.7内,这不符合使用光度法的基本要求,也无法得到符合质控要求(r≥0.9990)的工作曲线。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改用2cm比色皿绘制工作曲线,把工作曲线主体部分吸光度控制在0.1~0.7之间,经过10批次的实验,取平均值绘制工作曲线,实验结果证明:解决了前述问题,工作曲线r≥0.9990,其主体部分吸光度在0.1~0.7之间。
毕斌朱绍萍刘刚黄劲
关键词:环境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