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洁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底泥
  • 2篇输移
  • 2篇泥沙
  • 2篇黏性泥沙
  • 2篇流变特性
  • 2篇流场
  • 2篇流模型
  • 2篇幂律
  • 2篇波浪
  • 1篇滩地
  • 1篇泥沙运动
  • 1篇屈服应力
  • 1篇黏性
  • 1篇红树
  • 1篇红树林
  • 1篇多元线性回归
  • 1篇表面波
  • 1篇波浪作用

机构

  • 5篇天津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刘洁
  • 4篇白玉川
  • 1篇徐海珏
  • 1篇沈颖

传媒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泥沙研究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周期性压力作用下单层幂律流底泥流场分布
2017年
基于欧拉坐标系统,对河口底泥流场分布进行了理论研究。泥波由作用在其表面的周期性压力驱动,底泥的流变特性由幂律流流变模型描述,根据浅水波和小变形假设,采用摄动分析展开到一阶得到运动方程,并且用数值迭代法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幂律流流动指数和外加周期性压力载荷对泥波流场分布和表面波高的影响。
刘洁白玉川
关键词:底泥流场
黏性泥沙流变特性及其临界起动的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以天津大港淤泥质粉沙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物理特性和临界起动性质。对密度范围在1.141—1.470g/cm3的黏性泥沙进行流变试验,确定其流变参数。结果表明:天津大港黏性泥沙有明显的屈服应力,适合用宾汉塑性体模型描述,且宾汉屈服应力和黏度系数均为泥沙密度的指数函数。长水槽中波浪作用下黏性泥沙起动试验以泥沙少量起动为标准,波浪底部临界切应力随黏性泥沙密度增大而增大,即不同于非黏性泥沙,黏性泥沙的起动主要与其密度有关,而非泥沙粒径。波浪作用下的黏性泥沙起动可以用延伸Shields曲线描述。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临界起动切应力和宾汉屈服应力之间的关系式。
刘洁刘洁玉白玉川
关键词:黏性泥沙流变特性
滩地红树林引起的波浪衰减特性实验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根据中国南海红树林的外形特征,将桧柏树枝按照一定几何比例修剪,在波浪水槽中测试在不同水深和波浪条件下,波浪通过不同宽度淤泥质滩地、平底有植物滩地和斜底有植物滩地的衰减率。结果表明有植物覆盖的滩地的消波效果约为淤泥质滩地的3~4倍;随着水深增加淤泥质滩地的波浪衰减率减小,而有植物覆盖的滩地的衰减率增加;植物带宽度为150cm的衰减率是宽度为45cm时的2倍,且坡度为1:25的斜底消浪效果略好于平底情况。选取影响波浪衰减的最主要因素水深、波高、波浪周期及植物带宽度等作为基本量,将其无量纲化,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消浪系数公式。本实验结果对建设防浪林有一定指导意义。
沈颖刘洁
关键词:红树林多元线性回归
幂律流底泥的质量输移和流场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欧拉坐标系,在波浪与底泥相互作用的两层系统中,对表面波作用下底泥的质量输移进行理论研究.上层为水;下层为底泥,用幂律流模型描述;波动由施加在在自由水表面上的周期性压力荷载驱动.基于浅水波和小变形假设,采用摄动分析将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展开到二阶问题,并采用数值迭代法计算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分析幂律流流动指数和压力荷载的变化对流场分布、质量输移速度以及自由水面和泥-水界面位置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幂律流流动指数的减小,由于受到界面剪切作用,泥-水界面附近流场中出现环流结构和流动间歇性停止现象,同时质量输移速度迅速减小.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将质量输移速度计算结果与水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者吻合较好.
刘洁白玉川徐海珏
关键词:表面波底泥流场
波浪作用下黏性泥沙运动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4年
淤泥质海岸泥沙运动活跃,泥沙淤积问题严重,直接关系到岸滩演变和海岸防护.该文主要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对淤泥质海岸黏性泥沙的流变特性,波浪与底泥之间的相互作用,波浪衰减以及波浪作用下的底泥质量输移作简要总结,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刘洁白玉川
关键词:波浪黏性泥沙流变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