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自立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栓塞
  • 2篇肝癌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分流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乙烯
  • 1篇乙烯醇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肿...
  • 1篇实性
  • 1篇术后
  • 1篇栓塞综合征
  • 1篇肿瘤
  • 1篇综合征
  • 1篇晚期
  • 1篇晚期原发性

机构

  • 3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史自立
  • 1篇茅国群
  • 1篇张玲芳
  • 1篇敖炜群
  • 1篇杨光钊
  • 1篇周煜奇
  • 1篇王培军
  • 1篇程有根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囊实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分级对照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囊实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PNET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PNETs患者的CT和MRI资料,比较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20例患者共检出20个病灶,均为单发病灶。其中8个发生于胰头颈部,3个发生于胰体部,9个发生于胰尾部,肿块直径从1.8-10.0cm不等,平均3.5cm。高分化CPNETs7例(G1);中等分化CPNETs8例(G2);低分化CPNETs5例(G3)。CPNETs分化程度越高,肿瘤倾向更大、形态不规则、肿瘤容易突破包膜向外侵犯,同时肿瘤囊壁及分隔多不规则、厚薄不均,壁结节多见,更易发生转移。结论CPNETs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有助于术前诊断及病理分级的评估。
敖炜群王培军杨光钊茅国群史自立程有根邓水堂
关键词:囊实性磁共振成像病理分级
六君子汤干预肝癌DEB-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干预肝癌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DEB-TACE)术后所致栓塞综合征(PE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例98例,随机分入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51例。两组均行介入手术3疗程,对照组每疗程均不服中药,观察组在介入术后即开始口服六君子汤。结果:两组在减轻发热、恶心呕吐程度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肝区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对减少肝癌介入术后PES中的发热、恶心呕吐程度方面的发生,疗效确切,值得借鉴学习。
毛颖民史自立
关键词:肝癌栓塞综合征六君子汤
聚乙烯醇化疗栓塞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的效果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化疗栓塞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6例晚期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PVA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组于每次TACE治疗的3~7 d后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和累积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65.1%比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4,P=0.031)。治疗3个月后,两组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OS)大于对照组(13.2个月比7.3个月,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大于对照组(6.1个月比4.7个月,P<0.05)。观察组6、12个月累积生存率(79.3%、46.4%)明显高于对照组(63.6%、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蛋白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A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并动静分流是有效的,可改善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
曾云建毛颖民史自立周煜奇张玲芳
关键词:聚乙烯醇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