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异性纤维
  • 3篇纤维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处理
  • 2篇籽棉
  • 1篇人工智能
  • 1篇棉花
  • 1篇机器视觉
  • 1篇激光
  • 1篇二极管
  • 1篇发光
  • 1篇发光二极管
  • 1篇LED
  • 1篇成像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3篇广东理工学院

作者

  • 3篇苏真伟
  • 3篇韦平
  • 3篇张林
  • 2篇刘翔
  • 1篇伍剑波
  • 1篇王冬

传媒

  • 2篇纺织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籽棉中异性纤维的双光源成像检测方法被引量:8
2017年
针对现有的异纤清理机无法彻底清除异性纤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籽棉轧花前对异性纤维进行检测的方法。以清除了铃壳、茎、叶等有机杂物的籽棉和常见的21种有色及白色异纤为检测样本,在白色LED和红色线激光双光源照明获取图像,在RGB颜色空间的R通道和HSI颜色空间的S通道利用改进的索贝尔(Sobel)边缘检测算法检测异纤。同时在S通道利用一维最大熵法以提高异纤检测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双光源照明成像方法和图像处理算法可减少阴影等干扰,白色异纤的检出率可达到74.7%,有色异纤的检出率可达到70.8%,为籽棉中异性纤维的检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韦平张林刘翔王冬苏真伟
关键词:籽棉异性纤维图像处理
基于深度学习的籽棉中异性纤维检测方法被引量:14
2018年
针对籽棉图像阴影多、常规图像处理方法难于识别的问题,以去除棉叶、棉壳等有机杂物的籽棉为样本,将不同颜色、形状、尺寸的12种常见异性纤维和籽棉样本随机地分布在运转中的传送带上,采用线扫描相机获得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的籽棉图像520张,"LED+线激光"双光源照明的籽棉图像1 148张。然后采用由13个卷积层、13个采样层和4个池化层构成的Faster RCNN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对2种成像方法获得的籽棉图像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训练,再进行异性纤维检测验证。实验数据表明,LED照明和"LED+线激光"双光源照明条件下,籽棉图像中的异性纤维的检出率分别达到了90.3%和86.7%,特别是LED照明条件下对白色异性纤维进行识别,其识别率由5.9%提升到了90.3%。
何晓昀韦平张林邓斌攸潘云峰苏真伟
关键词:籽棉异性纤维人工智能图像处理
基于线激光与LED的棉花中异性纤维检测方法被引量:10
2016年
激光成像可以检测出皮棉中的白色异性纤维,而深色和有色的异性纤维反光性能差,激光成像难以检测。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ED与线激光的双光源一次成像方法,可以检测出各种颜色的异性纤维。试验以白色、深色和浅色共20种典型异性纤维和皮棉作为样本,在相机曝光时间与光圈不变的条件下,逐步改变LED亮度和线激光功率,发现在RGB颜色空间,利用R(红色)通道,白色异性纤维与棉花的可分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达到峰值之后又逐步减小;在HIS颜色空间,利用S(饱和度)通道,有色异性纤维与棉花的可分度随着LED亮度的增大而增大,达到峰值之后又逐步减小。在此基础上,该文获取了310幅棉花与异性纤维的图像,作出了基于R与S通道的图像可分度、LED亮度与激光功率的对应变化曲线,然后将两种曲线进行融合,在曝光时间106μs、光圈2.8C条件下,发现线激光功率7.01 m W、LED亮度3 326 lx时,白色异性纤维和深色、有色异性纤维与棉花的可分度最大。采用上述双光源成像参数和该文的成像装置获取840幅图像,通过简单的二值化图像分割算法,白色异性纤维的正确识别为84.1%,深色和有色异性纤维正确识别为93.9%,优于单独激光成像或单独LED成像的识别率。
张林韦平伍剑波刘翔苏真伟
关键词:棉花激光发光二极管机器视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