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科
-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河三门峡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DI-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探讨OCT增强深度扫描模式(EDI-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72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以及60名(60眼)健康对照组的资料,两组均接受EDI-OCT检查,测量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同时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结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患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435.14±75.42)μm,健康眼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90.61±100.14)μm,健康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30.25±94.17)μ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动力学治疗可显著减低患者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P<0.05)。结论:EDI-OCT可有效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脉络膜的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徐科
-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脉络膜
- 眼眶骨折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的疗效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3月期间该院接收治疗的眼眶骨折患者共10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取的内固定方式将10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55例患者采取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48例患者采取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板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结果本次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中,一次性整复微型钛板固定成功27例,粉碎性眼眶骨折患者进行Ⅱ期整复微型钛板固定38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整复固定手术,手术后未出现排斥反应或脱落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经CT扫描检查,55例复合眼眶骨折,骨性眶壁解剖复位良好,整复材料无不良反应,无脱出、移位及感染。眼球内陷、移位恢复50例,占90.1%。52例中全部生活范围复视消失,3例(5.4%)残留周边复视。对照组中整复材料3例出现不良反应,2例脱出、1例移位并发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眼球内陷、移位恢复36例,占65.5%。观察组患者的恢复率为90.1%,不良反应率为0.0%。对照组患者的恢复率1为65.5%,不良反应率2为6.2%。两组患者在恢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2=6.384,P〈0.05;χ-2~2=5.937,P〈0.05)。结论在眼眶骨折的复位固定处理过程中,采用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可以很好的对眼眶受损软组织进行整复,该方法操作简单,对患者影响较小,是整复眼眶和颜面部骨折理想材料之一,有利于促进患者眼球运动功能的恢复。
- 马也璞龚海龙徐科
- 关键词:眼眶骨折微型钛板
- 改良式眼部吹氧雾化联合基本物理疗法有效提高干眼症治疗效果
- 2019年
- 目的:探讨改良式眼部吹氧雾化联合物理疗法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分配100例干眼症患者(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常规雾化联合眼部物理疗法;观察组接受改良式眼部吹氧雾化联合基本物理疗法。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有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5.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改良式眼部吹氧雾化联合物理疗法明显改善干眼症患者眼部不适。
- 赵满丽徐科穆雅林
- 关键词:雾化睑板腺干眼症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抗幽门螺杆菌及低剂量光动力治疗
- 穆雅林党亚龙徐科张纯苏光明刘江川赵满丽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虽然具有自愈倾向,但部分慢性CSC和反复发作的CSC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失代偿,会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一个多世纪以来,...
- 关键词:
- 关键词: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幽门螺杆菌光动力治疗
- ICL植入术后拱高的预测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3年
- 近视被认为是在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疾病,只能通过矫正手术恢复视力,目前的手术方式有角膜激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PIOL),其中PIOL具有矫正范围广、可重复手术、对角膜组织损伤小等优点,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就可获得较好的视力改善,可植入折叠透镜(ICL)植入术是目前其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后表面中心最高点与晶状体前囊膜表面的垂直距离被称为拱高,如果拱高异常则会带来严重并发症,术前可以通过多项检查来预测术后拱高,截至目前尚无最佳预测方式,本文以拱高为中心,讨论术后拱高的理想范围,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现有预测方式做出分析,为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方向。
- 刘海歌徐科赵满丽穆雅林
-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在黄斑水肿中的临床应用
- 2025年
- 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固醇皮质激素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黄斑水肿的治疗。然而,这些药物的作用期限相对有限,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注射以维持治疗效果。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是一种缓释药物制剂,通常用于治疗与视网膜相关的疾病,一般药效可维持6个月左右。考虑到黄斑水肿发病中VEGF升高、炎症作用同时存在,已有部分学者研究抗VEGF药物联合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的治疗方案。该研究就抗VEGF药物联合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在黄斑水肿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赵振杰李志刚徐科宋丽平赵满丽穆雅林
- 关键词:黄斑水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地塞米松玻璃体植入剂
- 不同房角关闭状态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对比研究
- 2018年
- 研究不同房角关闭状态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不同房角关闭状态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就诊时间为2015年4月30日到2017年5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患者)和对照组(5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不同房角关闭状态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与对照组2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通过对不同房角关闭状态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取得显著效果。
- 徐科李东正王江敏张燕马松梅刘园园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