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红

作品数:1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玉米
  • 4篇水肥
  • 4篇水肥一体化
  • 4篇土壤
  • 3篇养分
  • 3篇夏玉米
  • 3篇肥料
  • 2篇养分管理
  • 2篇樱桃
  • 2篇水肥一体化技...
  • 2篇苹果
  • 2篇污染
  • 1篇氮量
  • 1篇点种
  • 1篇淀粉
  • 1篇性诱
  • 1篇性诱剂
  • 1篇性状
  • 1篇畜粪
  • 1篇畜禽

机构

  • 17篇烟台市农业技...
  • 9篇烟台市农业科...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招远市农业技...
  • 1篇龙口市农业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7篇李艳红
  • 8篇石德杨
  • 4篇张培苹
  • 3篇孙强生
  • 3篇孙瑶
  • 2篇矫岩林
  • 2篇陈红
  • 2篇赵健
  • 1篇邹德龙
  • 1篇王奎良
  • 1篇袁堂玉
  • 1篇王廷利
  • 1篇曲日涛
  • 1篇于凯
  • 1篇王洪章
  • 1篇李公存
  • 1篇丛山
  • 1篇李向东
  • 1篇董树亭
  • 1篇林建材

传媒

  • 4篇烟台果树
  • 3篇落叶果树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鲜食葡萄上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及其优势,介绍了鲜食葡萄土壤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的具体实施方案,适合的肥料种类及水肥一体化注意事项。
李艳红石德杨许玉良李凡华王奎良
关键词:鲜食葡萄水肥一体化养分管理
烟台地区苹果园土肥水高效管理技术
2021年
针对苹果园管理中存在的养分投入量大、比例失调,利用率低、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缓冲能力降低、肥水不匹配,灌溉不合理及忽视中微量元素使用等问题,提出详细的土肥水管理方案。提倡起垄栽培和果园生草,施肥时要考虑土壤的基础肥力和树体生长情况进行,提倡水肥一体化管理,节约肥水,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李艳红张培苹孙瑶孙强生姜振萃石德杨
关键词:土壤管理养分管理水分管理
化肥减量增效的意义与技术途径被引量:4
2022年
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有机肥投入不足等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化肥减量增效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途径。
李艳红张培苹孙瑶孙强生石德杨
关键词:化肥
秸秆还田方式与播种深度对夏直播花生土壤物理性状与出苗特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探讨播种深度及不同小麦秸秆还田方式下对土壤物理性状、花生下胚轴生长动态以及出苗率的影响,通过设置小麦-花生周年定位试验,花生季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包括翻耕还田(P)、旋耕还田(R)、免耕覆盖(N);裂区为花生品种,试验选用大粒花生品种山花108(B)与小粒花生品种山花106(S);裂裂区为播种深度,2021年设置3 cm(3)、5 cm(5)、9 cm(9)、15 cm(15),2022年设置3 cm(3)、6 cm(6)、9 cm(9)。结果表明,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提高了土壤温度,但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免耕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了6 cm以下土层的土壤紧实度;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下,两品种均表现为适当浅播(播深3 cm和6 cm)显著提高了出苗率,深播(播深>9 cm)处理增加了下胚轴伸长速率,提高了子叶脂肪酶活性,降低了子叶干重、子叶中蔗糖与可溶性糖的含量,与PB3相比,PB6和PB9子叶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分别下降19.72%和39.43%和14.15%和40.23%;与PS3相比,PS6、PS9子叶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分别下降10.08%、24.84%和20.04%、37.08%,说明深播增加了出苗过程中子叶养分消耗;相同播种深度下,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免耕覆盖;增加播种深度,各秸秆还田方式下单位面积株数以及单株结果数均显著降低,与PB6相比,PB3和PB9处理荚果产量分别降低7.47%和14.94%;与PS3相比,PS6和PS9处理荚果产量分别降低11.66%和24.03%。因此,秸秆翻耕还田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缩短花生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以及花生荚果产量,在此条件下大粒型花生与小粒型花生的适宜播深分别为5~6 cm与3 cm。
朱荣昱赵蒙杰姚云凤李艳红李向东刘兆新
关键词:花生秸秆还田播种深度出苗特性
烟台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情况、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2024年
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的优势,但受技术、经济、认识等因素的限制,该技术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烟台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情况、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农业水肥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农业用水方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化肥用量、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艳红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
樱桃水肥一体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樱桃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配置室和传输部件,配置室内设置水罐和肥液混合罐,传输部件包括水肥合并器和给水管,多根给水管与水肥合并器连通,水肥合并器空腔中设有肥液分散管,其两端从水肥合并器的端面伸出,肥液分...
李艳红许海军石德杨纪兆敏
一种土壤污染修复用治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壤污染修复用治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前端底部安装有驱动组件;储料箱,机架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储料箱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顶端;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在机架顶部设置有若干组;点种机构,点种机构安装在机架后端底部...
宁传丽 臧宏伟丛山 宋吉鲲 陈代涛 顾胜李艳红 刘晓娜
高密度下扩行缩株对夏玉米干物质与养分积累、转运的调控效应
2024年
【目的】探究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扩行缩株(扩行距、缩株距)对夏玉米产量、干物质及养分积累转运的调控效应,明确最佳株行距配置模式,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2020年连续2个玉米生长季,在8.2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设置等行距60 cm(B1)、65 cm(B2)、70 cm(B3)、75 cm(B4)及80 cm(B5)5个行距配置和登海518(DH518)、登海605(DH605)2个夏玉米品种两因素裂区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研究扩行缩株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养分吸收与转运的影响,并分析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夏玉米产量随行距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在B4达到极值。2年试验中,DH518、DH605产量在B4处理产量较B1处理平均增加9.59%、13.18%;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可知,扩行缩株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以影响夏玉米产量,DH518及DH605穗粒数在B4处理较B1处理2年平均增加8.30%及11.1%。扩行缩株显著影响夏玉米吐丝期(R1)后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随行距的增大呈先增后降趋势,且在B4处理取得最大值,用Logistic回归方程拟合生长曲线发现,DH518、DH605在B4处理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较B1处理分别增加13.6%、16.3%,平均增长速率分别增加15.9%、17.5%;适当增加种植行距可以提高夏玉米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吐丝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量。两品种氮、磷、钾积累量随行距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DH518在R1及收获期(R6)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较B1处理分别提高5.2%—25.2%、9.8%—43.5%、3.5%—26.1%及6.3%—29.0%、9.6%-49.9%、8.5%—31.0%;DH605分别提高6.0%—17.4%、5.7%—28.9%、5.2%—19.1%及7.6%—28.4%、8.7%—46.5%、6.6%—25.7%。增加行距显著提高两品种氮、磷、钾素转运量,且在B4处理达到极值,DH518及DH605在B4处理N、P、K转运量较B1处理分别增加19.9%、39.3%、23.3%及14.6%、30.8
石德杨李艳红王飞飞夏德君矫岩林孙妮娜赵健
关键词:夏玉米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淀粉粒分布及糊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以黄淮海区普通玉米国家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67500、82500株/hm^(2)2个种植密度水平和0、180、270 kg/hm^(2)3个施氮量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夏玉米淀粉粒分布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施氮量单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淀粉粒的体积分布存在显著影响,且施氮量是影响淀粉粒体积分布的主要因素。增加施氮量,<3.5μm与3.5~7.4μm淀粉粒体积比下降,>7.4μm淀粉粒体积比增加;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籽粒产量、粒重、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以及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复值增加;相反,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以及玉米淀粉的峰值时间、糊化温度降低。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淀粉粒体积分布的影响效果相反。该研究中,在种植密度82500株/hm^(2)、氮肥用量270 kg/hm^(2)条件下,玉米籽粒淀粉平均粒径较大,大型淀粉粒比例较高,其糊化特性和淀粉组成较优,且能兼顾籽粒产量。
石德杨李艳红李艳红袁堂玉矫岩林赵健董树亭
关键词:玉米淀粉种植密度施氮量粒度分布
烟台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玉米生产已经从单纯的粮食作物向食用、粮饲兼用和经济等多用途转变,其程度日益加深,种植效益分化明显.本文从烟台市玉米生产的现状入手,在耕地资源稀缺、生产条件不足、种植效益低下、专用品种缺乏、机械化程度滞后、精深加工较差等方面提出了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索了相关发展对策措施,旨在指导当地及类似区域的玉米产业发展.
陈红李艳红石德扬王永丽王廷利
关键词:玉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