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凌霄 作品数:13 被引量:3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后路固定对OLIF术后早期融合器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一期附加后路椎弓根螺钉(posterior pedicle screws,PPS)内固定对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术后早期融合器(Cage)沉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采用OLIF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单纯OLIF(stand-alone)组58例和OLIF附加PPS固定组60例。患者术前均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并行CT及MR扫描检查。术后即刻及1、3、6、12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再手术率,行X线及CT检查评估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次随访时的Cage沉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118例患者中,141个椎间盘顺利完成OLIF手术,其中58例、68个椎间盘行OLIF stand-alone手术;60例、73个椎间盘行OLIF附加PPS固定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Cage沉降率单纯OLIF组为22.41%,OLIF附加PPS固定组为5%,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的再手术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的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LIF stand-alone和OLIF附加PPS固定均能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一期附加PPS固定能显著减少OLIF术后早期Cage下沉的发生。 李杰 陈意磊 干开丰 陈斌辉 郑敏哲 潘凌霄 刘军辉 范顺武 赵凤东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踝关节稳定性检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踝关节稳定性检查装置,包括:胫骨固定件,用于限制胫骨移动;足部托板,用于托住足跟;拉力计,与所述足部托板的一端连接,用于拉动所述足部托板横向远离胫骨固定件。通过设计一款专用于踝关节稳定性检查的医疗器械... 干开丰 吴畏 李杰 徐顶立 夏臣杰 潘凌霄 李瑾肩关节镜下无结与有结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撕裂术后的疗效对比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无结与有结的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撕裂术后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肩关节镜肩袖修补的患者82例,根据术中内排缝线是否打结分组,其中无结组43例,有结组39例,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再撕裂率的差异,线性回归分析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与手术方式的关联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无结组发生不愈合率高于有结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内及术后1d的VAS评分方面,无结组优于有结组(P<0.05),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改善值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无显著的关联性(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采用无结的缝线桥技术与有结的缝线桥技术相比在中期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长期的疗效及再撕裂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徐君翔 郑敏哲 林琪佶 潘凌霄 彭兆祥关键词:肩袖撕裂 关节镜下双滑轮联合快速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型新月形肩袖撕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滑轮联合快速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型新月形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型新月形肩袖撕裂患者6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采用关节镜下双滑轮联合快速缝线桥技术修补,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传统缝线桥技术修补。观察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手术切口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年ASES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双滑轮联合快速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型新月形肩袖撕裂,操作性更强,在极大增加腱骨接触面积的同时,能缩短手术时间。 丁伟 郑敏哲 丁少华 毕明光 潘凌霄 李瑾关键词:关节镜 肩袖撕裂 疗效 踝关节稳定性检查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踝关节稳定性检查装置,包括:胫骨固定件,用于限制胫骨移动;足部托板,用于托住足跟;拉力计,与所述足部托板的一端连接,用于拉动所述足部托板横向远离胫骨固定件。通过设计一款专用于踝关节稳定性检查的医疗器械,其... 干开丰 吴畏 李杰 徐顶立 夏臣杰 潘凌霄 李瑾文献传递 二维码视频教育结合督查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二维码视频教育结合督查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60例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4月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2021年5月-8月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二维码视频进行健康教育,同时结合所制订功能锻炼督查表进行康复指导。两组患者采用术后首次屈曲达90°时间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表观察患肢膝关节功能;采用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量表观察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屈曲达90°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表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3 d、1个月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7),但在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二维码视频教育结合督查表有利于加速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 黄晓飞 潘凌霄 干开丰 毛沫波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康复 依从性 视频 快速成形3D导板辅助下置入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与徒手置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比较快速成形3D导板辅助下和徒手置入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位置差异,评价两种置钉方法的安全性。方法:8具甲醛浸泡后的成人下颈椎尸体标本,男4具,女4具;年龄32~65(40.3±5.6)岁,行X线片检查排除骨质破坏和畸形后,随机选取其中4具(3D导板组)行CT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建模,设计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cervical transpedicular screw,ATPS)理想进钉点和钉道,获得钉道的个性化导板后以STL数据导出,通过快速成形和3D打印技术打印个体化导板,依次在3D导板辅助下在之前选取的4具下颈椎尸体标本上一对一的个性化置入ATPS螺钉,另外4具(徒手组)下颈椎尸体标本采用徒手技术置入ATPS螺钉。术后对所有标本行CT薄层扫描加三维重建,采用Tomasino法分别在CT横断位和矢状位图像上评价螺钉的安全性,以明确是否有椎弓根下缘、内缘皮质穿破。根据CT评级结果Ⅰ级和Ⅱ级是安全,Ⅲ-Ⅴ级为危险,记录并统计分析两组ATPS螺钉的准确性评级情况。结果:8具尸体分别在C3-C7节段,每节置入2枚螺钉。共计置入螺钉80枚,3D导板组40枚,徒手组40枚。根据Tomasino螺钉评级法进行螺钉的安全性评级,3D导板组Ⅰ级21枚,Ⅱ级14枚,Ⅲ级3枚,Ⅳ级1枚,Ⅴ级2枚;徒手组Ⅰ级14枚,Ⅱ级8枚,Ⅲ级8枚,Ⅳ级6枚,Ⅴ级2枚;螺钉的安全率3D导板组为87.5%,徒手组为55.0%(χ^2=8.7,P=0.003)。结论:3D打印快速成形导板辅助下置入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可明显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李杰 赵刘军 郑敏哲 干开丰 陈意磊 冯宗贤 潘凌霄 潘凌霄 徐君翔 陈景阳 赵凤东关键词:颈椎 关节镜下自体阔筋膜补片桥接冈上肌治疗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阔筋膜补片桥接冈上肌治疗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采用关节镜下阔筋膜补片桥接冈上肌治疗的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61.3±2.9)岁(范围57~67岁);右肩7例,左肩3例;7例患肩为主力侧。术前症状持续时间(14.0±13.5)个月(范围1~48个月),2例有外伤史,所有病例均为初次手术。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时行MR检查,评估阔筋膜补片桥接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的转归愈合情况,并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Elbow Surgeons,ASES)评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全部病例均可重建水平力偶,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2年ASES评分为(92.2±3.5)分(范围88.3~98.3分)、UCLA评分为(31.6±2.0)分(范围28~34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85.2±5.4)分(范围78~93分),均较术前[分别为(32.7±16.2)分(范围15~75分)、(9.8±4.9)分(范围6~23分)、(32.4±15.7)分(范围14~72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54,P=0.000;t=12.111,P=0.000;t=8.948,P=0.00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6±0.5)分(范围0~1分),较术前的(6.4±1.3)分(范围3~8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6,P=0.000)。术后2年MRI显示9例患者阔筋膜补片同肩袖残端愈合良好,1例发生再撕裂并出现补片吸收现象。10例患者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明显改善,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力弱(3~4级)。结论关节镜下阔筋膜补片桥接冈上肌治疗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能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自体阔筋膜补片通过桥接可以与肩袖组织愈合。 丁伟 郑敏哲 毕明光 张挺 潘凌霄 彭兆祥 胡培兴 李瑾 丁少华关键词:关节镜检查 阔筋膜 修复外科手术 回旋套 纽扣钢板线缆系统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纽扣钢板线缆系统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2-58岁,平均40.6岁。依据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Ⅱ度1例,Ⅲ度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6例;旋后-外旋型Ⅳ度3例。按照常规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法进行切口选择和内固定。12例均行Hook试验、外旋应力试验证实下胫腓联合有分离,采用纽扣钢板线缆系统行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固定,经钢板孔固定6例,单独固定6例,均未加用下胫腓螺钉。[结果]术后8周扶拐部分负重,12周完全负重。随访3-24个月,平均12.7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优6例,良5例,可1例。除1例局部感染外,均未出现断线、断板、应力性骨折、骨不连及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1年后行内固定拆除,5例单独固定者未拆除。[结论]纽扣钢板线缆系统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操作简单、免除二期取出内置物、半刚性生物力学特性、容许关节微动、无断钉风险及提早负重等优点,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有确切疗效。 沈延东 潘凌霄 干开丰关键词:踝关节 骨折 下胫腓 一种肌腱夹持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肌腱夹持钳,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钳体,其包括第一钳臂以及第二钳臂,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铰接,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均设置为闭环结构,... 彭兆祥 姚霞 林琪佶 刘伟 郑敏哲 徐君翔 潘凌霄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