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娟锋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信噪比
  • 1篇星等
  • 1篇预警探测
  • 1篇侦察卫星
  • 1篇散射
  • 1篇视星等
  • 1篇太阳同步
  • 1篇太阳同步轨道
  • 1篇探测器
  • 1篇卫星
  • 1篇亮度
  • 1篇雷达
  • 1篇雷达散射
  • 1篇雷达散射截面
  • 1篇激光
  • 1篇激光雷达
  • 1篇激光雷达散射...
  • 1篇光学侦察卫星
  • 1篇红外
  • 1篇红外辐射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王娟锋
  • 2篇邢晖
  • 2篇雷萍
  • 1篇薛挺
  • 1篇王冰
  • 1篇康大勇
  • 1篇薛建国
  • 1篇曲卫东
  • 1篇张岩岫
  • 1篇马娜
  • 1篇王金锁
  • 1篇杜自强

传媒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对光学侦察卫星的地面探测模型与试验研究
2022年
在空间光电对抗领域,地面光电跟踪设备对卫星的实时在轨跟踪是实施干扰对抗的前提,光学侦查卫星多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首先,根据光学侦查卫星对地观测多为垂直下视或者侧摆下视,以及地面光电干扰设备必须位于光学侦查卫星视场内的特点,经独立数学推导,获得了卫星与地面设备相互位置关系的数学模型,包括地面光电设备对光学侦查卫星的观测距离和观测角度的数学表达式;其次,根据卫星星体及其太阳能电池板的辐射散射特性,以及地球大气环境和地物背景的可见光散射传输特性,推导获得了星体及观测路径的散射辐射传输数学模型,以及地面光电设备探测器靶面目标与背景光辐射照度的数学表达式;最后,根据侦查卫星散射辐射的大气闪烁特性,应用概率统计理论与工程经验分析,指出影响探测概率的决定因素为大气闪烁引起的目标背景对比度变化,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面光电设备对光学侦查卫星的探测概率模型。经实测试验数据验证,文中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的吻合度较高。
邢晖张岩岫雷萍马娜王娟锋康大勇
关键词:光学侦察卫星太阳同步轨道视星等
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比对测量法及其精度检测被引量:4
2011年
野外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的测量通常使用比对测量方法。该方法受到测量系统激光光束模式,激光功率稳定性,大气吸收、散射和湍流,背景的激光漫反射回波,系统探测电路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测量系统激光光束模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造成了比对测量方法中LRCS测量精度难以客观、全面检测的问题。因此,在介绍LRCS的比对测量法及测试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光束模式对系统LRCS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消光布遮蔽法和光斑分析法相结合的系统LRCS测量精度检测方法。最后,对实际应用中如何减小光斑模式的影响以提高系统LRCS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
曲卫东杜自强薛建国薛挺王娟锋
关键词:激光雷达散射截面
天基红外预警系统扫描相机预警探测能力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随着2021年5月第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完成部署,整个天基红外系统所有卫星接近部署完成,其对地的监视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文中在大量查阅有关文献和公开报道的基础上,对天基红外系统所有9颗在轨卫星的扫描相机进行了综合性能分析。首先,根据扫描相机的探测器体制以及飞行轨道特性,对其扫描成像体制进行分析,计算获得了所有9颗在轨卫星扫描相机的光学系统参数、探测器参数、地面分辨率、灵敏度等关键参数的估计值。其次,对天基红外系统大椭圆轨道卫星的飞行特性及其对地监视任务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其最优在轨运行方式为两两同步,且单个轨道两颗卫星相差1/4周期;对天基红外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飞行特性及其对地监视任务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东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至少有两颗卫星处于优良对地观测位置。最后,根据弹道导弹尾焰辐射特性以及天基红外系统扫描相机的探测参数,计算分析了所有在轨卫星对导弹尾焰最低观测高度,结果表明:东半球北纬40°地区,可同时被4颗以上卫星监视,且部分星载相机具备弹道导弹的点火时刻探测能力。
雷萍邢晖王娟锋王冰黄丽刚王金锁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红外辐射信噪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