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凤祥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RT_D介导室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_D)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预防猝死,提高生存率,但CRT_D植入后由于心室激动顺序的改变,使QT间期延长、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增加,潜在致室性心律失常风险;且CHF患者通常存在心肌解剖改变,传导的不均一性,也为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提供了维持的机制;而多次电击也可导致肌钙蛋白升高,引起心肌损伤,局部心肌复极离散度增加(DRVR)和QT间期延长,以及电除颤后心肌纤维化和急性细胞损伤,反复室速、室颤也会引起进行性左心功能不全、心肌细胞凋亡、恶化心律失常基质和增加心律失常易感性。CRT_D潜在致室性心律失常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CRT_D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与临床防治对策等做一综述。
- 杨日升梁兆光徐义喜王鑑萌田凤祥
-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跨室壁复极离散度
- 心源性猝死心电预测和综合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成为导致人群中猝死率上升的重要诱发因素。对猝死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往往是导致病人发生猝死的最主要的终末事件。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通过12导联心电图(ECG)的心电学预测因子的研究,揭示心电学预测因子在预防心源性猝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如何能提高预防猝死的预测因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发现新的更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心电学预测因子,更好的防治猝死对社会人群的危害,成为临床研究中不断探寻的答案。最后,我们将近年来对心源性猝死的防治措施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简要的综述。
- 田凤祥潘惟丽陈凯武秀丽曲秀芬
-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流行病学缺血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