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敏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法律政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文学
  • 2篇李慈铭
  • 2篇教育
  • 1篇独抒性灵
  • 1篇杜甫
  • 1篇性灵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讨
  • 1篇学养
  • 1篇日记
  • 1篇师承
  • 1篇诗史
  • 1篇平议
  • 1篇朱祖谋
  • 1篇文学教育
  • 1篇小说
  • 1篇小说研究
  • 1篇家族
  • 1篇家族文化
  • 1篇交融

机构

  • 5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秦敏
  • 1篇沙先一

传媒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池学院学报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越缦堂日记》看李慈铭的小说研究
2011年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中记述了他关于古代小说的一些见解。他重视古代小说,认为具有可补史阙与以资考辨的文献价值,同时强调小说的伦理教化功用。李慈铭长于考辨,对古代小说的成书与作者多有考证,往往具有独到的学术眼光,对我们研究古代小说具有一定的启示。
秦敏
关键词: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小说研究
词史与诗史的交融——论彊村词对杜诗的师承被引量:3
2011年
清代词学多借鉴诗学,体现了向诗学靠拢的意识,清词也是如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晚清四家之一的朱祖谋。朱祖谋所处的晚清之世,风起云涌,内忧外患,国事频仍,再加上其性情骨鲠,又怀有悲天悯人之心,因此,其词自觉地对杜诗进行了广泛的借鉴,以词当史,或感伤戊戌变法,或忧愤庚子之变,或寄寓遗民哀思,委婉曲折而深刻细腻地抒写个人之悲与家国之痛,成为晚清民初词坛上的最强音。朱祖谋之词,既是对周济"词亦有史"理论主张的呼应与实践,也是对杜诗精神的师承与弘扬,体现了词史与诗史的交融。
秦敏沙先一
关键词:朱祖谋杜甫词史诗史
许昂霄与涉园张氏的文学教育及学术研讨被引量:1
2011年
江南文化家族能够绵延数代,并保持文化上的强势,这与他们重视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园张氏一族是江南重要的文化家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民国著名出版家张元济等。在涉园张氏家族的文化教育中,塾师许昂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涉园张氏的创作、著述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许昂霄注重诗词创作的指导,编写教材,开示手法,他还在私塾教育中强调师生间的唱和与学术研讨。这些,对于当今的语文教育与学生科研训练,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秦敏
关键词:文学教育学术研讨
德清俞氏家族文化与教育被引量:1
2010年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这一时期以学术文化事业传家的文化家族如何应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冲击,实现价值观念的转换,完成家族传统和文化精神的传承,是当时诸文化家族必须面对的问题。以德清俞氏家族为例展开对上述内容的论述。"诗书继世长",为传承家学、延续家族传统,俞氏家族尤其注重教育和文学创作,以建立家族各代间的联系。
秦敏
关键词:家族文化教育文学
李慈铭词学思想与创作平议被引量:1
2010年
李慈铭是晚清著名学者,也是同治时期颇具风骨的词家。李慈铭的词学批评涉及到清代词学中一些核心论题:其一为清代词学的南北宋之争,他推崇唐五代北宋词,对南宋词人,尤其是姜蘷颇多批评,并直接影响到胡适《词选》的论词观念;其二是对词人性情与学养关系的讨论,在清代词学批评中,浙西词派重视格调之醇雅,常州词派强调比兴寄托、胸襟学养,但却忽视性情之抒写,纳兰性德、郭麐等虽倡导性灵,但却忽略学养,各有偏至。因此,李慈铭提出根植学养与独抒性情的结合具有重要的词学意义。他的创作实践了其论词主情、独抒性灵的思想,或写漂泊之苦,或咏家园之思,或感慨时事,均能将胸襟与识见、性情与学养完美结合,颇具风骨。因此,对李慈铭的词学思想与创作进行探讨,对学界更为细微地观察晚清词坛创作颇具意义。
秦敏
关键词:李慈铭独抒性灵词学观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