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伟

作品数:2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塑性
  • 6篇塑性变形
  • 5篇碰撞
  • 5篇船体
  • 4篇载荷
  • 4篇浮冰
  • 4篇波浪
  • 4篇船舶
  • 4篇船体板
  • 3篇弹塑性
  • 3篇折页
  • 3篇前端
  • 3篇小车
  • 3篇发电
  • 3篇发电装置
  • 3篇浮子
  • 3篇波浪能
  • 3篇车体
  • 3篇车体结构
  • 2篇动力响应

机构

  • 25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中国船舶及海...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25篇蔡伟
  • 13篇朱凌
  • 8篇朱凌
  • 6篇戴敬
  • 5篇周雷
  • 5篇邱晓明
  • 3篇姚兰
  • 3篇姚兰
  • 3篇许磊
  • 3篇王南
  • 3篇胡帆
  • 2篇李应刚
  • 1篇吴雄
  • 1篇李书欣
  • 1篇余同希
  • 1篇贺远松
  • 1篇曹东风
  • 1篇徐良
  • 1篇肖雯
  • 1篇李应刚

传媒

  • 4篇船舶力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舰船研究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199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水平冲击小车
本发明涉及冲击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水平冲击小车;包括中空的车体,所述车体由底板、背板和两个侧板相互连接构成对称的四面体结构,两个侧板的前端均向内侧折弯有装配折页,装配折页上设有若干预留孔;所述车体的两个侧板上均设...
朱凌邱晓明周雷闫孟娇蔡伟
文献传递
不同位置处多次轮印载荷作用下甲板板格塑性变形评估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甲板在营运过程中会遭受随机的不同位置处的轮印载荷作用,会产生累积的永久塑性变形,这将会严重影响甲板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为此,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不同位置处多次局部均布载荷作用下甲板板格塑性响应研究,通过研究塑性阶段的载荷-变形关系以及卸载后的永久变形情况,分析总结出局部均布载荷在不同位置处多次加卸载下甲板塑性变形规律。此外,通过对比多轮印载荷作用下与满铺均布载荷作用下甲板塑性变形情况,基于塑性变形等效提出多轮印载荷与满铺均布载荷之间的等效方法,可为甲板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赵超蔡伟蔡伟朱凌冯硕秋史诗韵
关键词:塑性变形等效方法
聚波装置前端最优开角的研究与设计
为了解决我国近海波浪平均波高小导致波浪能发电装置发电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聚波装置,并对聚波装置前端最优开角范围进行研究。分别采用CFD软件star-ccm+数值模拟与模型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开角下装置的聚波效...
蔡伟戴敬赵小仨胡帆姚兰
一种水平冲击小车
本发明涉及冲击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水平冲击小车;包括中空的车体,所述车体由底板、背板和两个侧板相互连接构成对称的四面体结构,两个侧板的前端均向内侧折弯有装配折页,装配折页上设有若干预留孔;所述车体的两个侧板上均设...
朱凌邱晓明周雷闫孟娇蔡伟
文献传递
一种极地船舶船体板厚度塑性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地船舶船体板厚度塑性设计方法,根据船体板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其可允许塑性变形及许可永久变形参数;确定船体板的材料参数和遭受浮冰碰撞处船体板的几何尺寸;根据设计船舶冰级和航区冰况确定浮冰参数和碰撞速度;建立浮...
郭开岭蔡伟穆梦颖朱凌
一种冲击试验冲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冲击试验冲头装置;包括承载面板、连接墩和冲击头,所述连接墩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承载面板上,承载面板的两端均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冲击头后端设有装配结构,装配结构与连接墩前端配...
朱凌邱晓明周雷闫孟娇蔡伟
文献传递
浮冰碰撞下蜂窝金属夹芯板动态响应研究
2022年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结合混凝土冰材料数值模型,建立了楔形冰碰撞下蜂窝金属夹芯板动态响应数值仿真模型,得到了碰撞过程的冲击力时间曲线和冲击力位移曲线、蜂窝金属夹芯板的变形以及冲击能量分配情况,并开展了楔形冰-蜂窝金属夹芯板碰撞冲击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楔形冰碰撞下蜂窝金属夹芯板上面板表现为局部凹陷与整体弯曲的耦合变形模式,下面板表现为整体弯曲变形模式,冲击能量转化为蜂窝金属夹芯板的变形能和楔形冰的回弹动能以及冰体破碎耗散能量,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浮冰碰撞冲击位置以及蜂窝芯层厚度对其动态响应及能量分配的影响规律。
吴雄吴雄肖雯李应刚李应刚
关键词:试验验证
基于LS-DYNA速度边界的数值造波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值造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S‑DYNA速度边界的数值造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实际环境中的波浪水池进行模拟,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数值波浪水池进行建立;在LS‑DYNA中建立单层环境单元搭配*ALE_A...
曹东风安泽君夏俊康蔡伟胡海晓陈宏达李书欣
一种适用于多种夹芯结构的砰击试验夹持装置及试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夹芯结构的砰击试验夹持装置,包括砰击箱体、夹持垫板、夹芯结构和数据采集系统;夹持垫板包括上层垫板、中层垫板和下层垫板;夹芯结构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和中间的芯层;中层垫板与芯层的厚度相同,均位于上面...
郭开岭廖永朱凌朱志奎陈云斌蔡伟
浮冰碰撞下船体板塑性动力响应预测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极地航行的船舶会遭受浮冰碰撞,在一些极端冰碰载荷作用下船体板会出现永久塑性变形,严重影响船舶的安全和工作性能,极大地增加了极地船舶的维修成本。因此,亟需提出浮冰碰撞下船体结构塑性动力响应的预测方法。[方法]针对简化的浮冰−船体板碰撞模型,基于冰体破坏能量分析方法和船体板塑性动力响应刚塑性理论方法,探讨冰体与船体板碰撞过程中的碰撞能量分享机制,提出冰体碰撞下船体板的塑性动力响应解析式,并对比解析结果与数值结果。[结果]结果显示,所提解析方法可靠,可以快速预报冰体碰撞下船体板的塑性变形值以及碰撞力。[结论]所做研究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蔡伟朱凌朱凌
关键词:浮冰船体板碰撞塑性变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