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中川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人民币
  • 2篇扩张性
  • 1篇人民币汇率
  • 1篇人民币升值
  • 1篇人民币升值压...
  • 1篇升值
  • 1篇升值压力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最优货币
  • 1篇最优货币区
  • 1篇最优货币区理...
  • 1篇误差修正模型
  • 1篇经济扩张
  • 1篇聚类
  • 1篇聚类分析
  • 1篇聚类分析方法
  • 1篇汇率
  • 1篇货币
  • 1篇货币区

机构

  • 3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3篇谢中川
  • 2篇卢万青

传媒

  • 1篇金融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外资
  • 1篇现代财经(天...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关于人民币升值是紧缩性还是扩张性的理论综述
2011年
本文以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民币升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为线索,首先梳理升值压力的来源。接着对升值导致经济紧缩的理论进行总结,这也是传统经济意义上升值产生的效应。在此基础上,由于近年来国外学者广泛研究紧缩性贬值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发生机制和相关实证的说明,得出若干升值导致经济扩张的渠道。
谢中川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压力经济扩张
拓展的扩张性效应是否适用于人民币汇率初探——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考察
2011年
近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和对人民币汇率低估,致使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但中国政府对升值保持相当谨慎的态度,这关涉到传统理论强调的升值可能产生的经济紧缩问题。那么近些年国外学者运用紧缩性贬值理论所拓展的扩张性升值效应是否适用于中国?本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产出的关系,得出结论:扩张性升值效应在中国不适用,即使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产出不显著下降,而长期升值则对产出的负面影响巨大且深远。
卢万青谢中川
关键词:误差修正模型
最优货币区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基于聚类分析方法
2011年
自蒙代尔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后,就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他指出,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单位是区域,而不是主权。最优货币区可以跨国界,也可以在一国以内。本文创新地把聚类分析方法用于对中国最优货币区的分类问题,说明在中国内部确实存在几个最优货币区,且指出每个区域的地区构成。最后,提出由于中国内部存在多个货币区域,统一的货币政策必然带来区域效应,中国必须加快最优货币区进程。
卢万青谢中川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货币政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