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性脑梗死动脉硬化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33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30名健康查体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按RDW四分位数分为最低四分位数组34例,低四分位数组45例,高四分位数组24例,最高四分位数组30例。收集临床一般资料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平均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测量颈部血管超声内中膜厚度、血流速度等指标。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对比,RDW(P=0.001)、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P=0.008)差异显著;急性脑梗死各分组相关指标,同型半胱氨酸(P=0.04)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RDW与舒张压(P=0.012)、同型半胱氨酸(P=0.004)、糖化血红蛋白(P=0.031)相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白细胞计数(P=0.024)、淋巴细胞计数(P=0.008)、纤维蛋白原(P=0.039)呈正相关。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RDW与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存在正相关。急性脑梗死四组间,随着RDW增加,IMT增加,动脉硬化程度加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张贵涛朱天瑞张凤贺毅李晓红
-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急性脑梗死糖化血红蛋白
- 与脐血多能干细胞共培养的小鼠淋巴细胞对AD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与脐血多能干细胞(CB-SCs)共培养的淋巴细胞对阿尔兹海默病(AD)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治疗潜能。方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CB-SCs;从小鼠脾脏分离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与CB-SCs共同培养72 h或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将AD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与CB-SCs共培养的淋巴细胞,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单独培养的淋巴细胞。注射结束后进行行为学实验,流式细胞学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血浆中TNF-α和IL-10的表达,PCR检测AD小鼠脑内炎性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D小鼠脑内淀粉样斑块(β-amyloid,Aβ)含量。结果 1)实验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2)实验组小鼠脑内的Aβ沉积量低于对照组;3)实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regs百分比及血浆中的抗炎因子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中的促炎因子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P<0.001);4)实验组小鼠脑内IL-10的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TNF-α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脐血多能干细胞共培养的淋巴细胞对AD小鼠具有免疫治疗作用,主要通过增加Tregs细胞的比例并增强其抗炎功能来发挥作用。
- 贺毅李恒张凤唐小三张贵涛李晓红
-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
- 与脐血多能干细胞共培养的淋巴细胞对阿尔兹海默病小鼠的免疫炎性调节及治疗作用
- 研究背景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主要的病理学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及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引起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eu...
- 贺毅
-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淋巴细胞认知功能恢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