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清 作品数:6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组合芬顿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芬顿和光-芬顿工艺降解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起始pH值5.0及较低H_2O_2/Fe^(2+)投加量时,芬顿法的氧化-絮凝作用可以去除70%以上的COD。采用芬顿氧化-絮凝和光-芬顿组合工艺处理不同浓度纳滤浓缩液时,H_2O_2/Fe^(2+)投加量为35 m M/8 m M和90 m M/10 m M时均可实现90%的COD和TOC去除率;组合工艺出水COD为112~160 mg/L,BOD/COD为0.35~0.43。纳滤浓缩液中检出的13种多环芳烃经过组合工艺处理后的总去除率均约在90%。 李领明 赵晴 邱林清 李久义 孟了 吕慧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难降解有机物 微波无极灯辅助芬顿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一种新型的微波无极灯(MDEL)-芬顿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生物反应出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并与传统芬顿法和紫外光-芬顿法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MDEL-芬顿工艺对难降解有机物有着更优异的去除效果:COD去除率更高,出水COD质量浓度低于100 mg/L;大多数有机物被转化为分子量小于1 000Da的小分子物质;在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中检测到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大部分可以被去除。MDEL-Fenton法可为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提供便捷的处理方法,使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浓度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 周超 赵晴 邱林清 李久义 孟了 吕慧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芬顿法 难降解有机物 S/N质量比对硫化物自养反硝化过程N_2O还原与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成熟硫化物自养反硝化活性污泥,采用微电极系统探讨初始S/N比率对N_2O还原与积累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硫化物自养脱氮过程中,提高初始S/N有效缓解了不同氮还原酶之间的电子竞争,不仅明显提高了N_2O与NO_3^-的降解速度,而且能避免了NO_2^-、FNA以及N_2O的积累。其中,N_2O的积累量与FNA的积累量正相关且变化倍数接近,表明FNA的存在可能会明显抑制N_2O还原酶活性;而硫化物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浓度,不仅不会对硫化物自养反硝化脱氮过程产生抑制,反而会促进自养反硝化过程的进行,降低N_2O的积累释放。 赵晴 杨伟明 邱林清 张鑫 孟了 吕慧关键词:硫化物 自养反硝化 N2O 硫化物自养反硝化细菌颗粒污泥及其物化特征 被引量:10 2017年 采用上升流式缺氧颗粒污泥反应器成功驯化培养出了高性能的硫化物自养反硝化细菌颗粒污泥。反应器60 d完成污泥颗粒化,200 d后成熟的颗粒污泥平均粒径稳定在1 400μm,SVI5和SVI30分别平均为(21.6±0.3)m L·g^(-1)和(21.0±0.9)m L·g^(-1);系统稳定运行后,在污泥氮硫负荷分别为0.33 kg N·(m^3·d)-1和0.62 kg S·(m^3·d)-1,水力停留时间为5 h,脱氮效率保持在95%以上。与此同时,对接种污泥与颗粒污泥的物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培养前后的污泥的无机组分与有机成分发生显著变化,Ca等元素参与并促进了颗粒污泥的形成,随着颗粒化的形成,蛋白质、多糖、脂质等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使得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且结构和稳定性良好。 赵晴 杨伟明 王瑶 邱林清 孟了 吕慧关键词:硫化物 自养反硝化 颗粒污泥 物化特性 碳硫比和硝酸根投加量对DS-EBPR工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为获得适宜的硫循环协同反硝化生物除磷工艺(DS-EBPR)运行条件,采用批次实验研究了进水m(C)/m(S)和NO_3^--N投加量对DS-EBPR的影响,同时对工艺代谢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C)/m(S)为150/200时有最大吸磷速度2.4 mg/(g·h),而PHA的储存和消耗速度却最低,同时poly-S的储存和消耗速度却最大。DS-EBPR释磷段和吸磷段的反应进行能量平衡分析,说明poly-S在DS-EBPR工艺运行中可作为潜在的能量来源。poly-S在吸磷段可调节NO_3^--N的反硝化作用,可减少NO_3^--N对下一周期释磷段的影响,以达到良好的释磷效果。DS-EBPR工艺的反应机理明显不同于传统的EBPR工艺。 赵晴 余美 程娜 邱林清 孟了 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