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薇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麻复合靶控输注对腹腔镜宫外孕手术病人术中心脏泵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采用无创方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探讨腹腔镜宫外孕手术中针麻复合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对心脏泵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行腹腔镜宫外孕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行单纯TCI;观察组行TCI联合针刺合谷、内关。在维持相同麻醉深度的条件下,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患者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前、插管时、气腹时、气腹毕以及苏醒时、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体循环血管阻力(SVR)、胸腔液体量(TFC)。记录患者术中所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1组内比较:对照组与基础值相比,插管前的HR、MAP、CO、SVR明显降低;插管时的MAP明显升高;气腹时HR、MAP、SVR明显升高;气腹毕的HR、CO明显降低;苏醒时HR、MAP、CO明显升高;拔管时的HR、MAP、CO明显升高。观察组与基础值相比,插管前的HR、MAP明显降低;气腹毕的HR明显降低。2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插管前的HR、SVR高于对照组,气腹时的HR、MAP低于对照组,苏醒及拔管时的HR、MAP、CO低于对照组。3观察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小于对照组。结论在控制麻醉深度相同的条件下,针麻复合TCI能明显减轻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使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并且能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
- 张研李娟戴莲青魏薇黄增平
- 关键词:针刺麻醉输注泵
- 针麻复合靶控输注对腹腔镜宫外孕手术病人麻醉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外孕手术中针刺麻醉(针麻)复合靶控输注(TCI)与单纯TCI对病人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行腹腔镜宫外孕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1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全身麻醉诱导;术中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相同麻醉深度。观察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前20min选取双侧合谷穴和内关穴进针得气后,分别通电刺激至拔除气管插管后30 min。监测两组病人麻醉前、苏醒时、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体循环血管阻力(SVR)及胸腔液体量(TFC);记录术中所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意识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有无恶心呕吐与寒战、躁动等的反应程度。结果与基础值相比,对照组苏醒及拔管时的HR、MAP、CO明显升高(F=10.870~43.408,P〈0.05)。与基础值相比,观察组在苏醒及拔管时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苏醒及拔管时的HR、MAP、CO低于对照组(t=3.368~8.188,P〈0.05)。观察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少于对照组(t=2.144、2.411,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2.762、3.320,P〈0.05);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t=4.830,P〈0.05)。两组的呕吐评分和寒战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麻复合TCI能明显减轻麻醉恢复期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使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稳定;并且能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缩短苏醒和拔管时间,减轻麻醉恢复期的躁动反应。
- 张研李娟谢丹魏薇黄增平
- 关键词:针刺麻醉靶控输注麻醉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