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焦炭
  • 2篇配煤
  • 2篇焦炭质量
  • 2篇
  • 1篇印尼煤
  • 1篇添加剂
  • 1篇铁矿粉
  • 1篇配煤炼焦
  • 1篇配伍性
  • 1篇黏结
  • 1篇黏结剂
  • 1篇炼焦
  • 1篇煤质
  • 1篇煤质特征
  • 1篇活化能
  • 1篇焦煤
  • 1篇焦炭热性质
  • 1篇反应性

机构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史世庄
  • 4篇鲁帅
  • 2篇毕学工
  • 2篇林志龙
  • 1篇张慧轩
  • 1篇吴琼
  • 1篇李鹏
  • 1篇孙超祺
  • 1篇董晴雯
  • 1篇郑齐
  • 1篇郭琴
  • 1篇罗永辉

传媒

  • 2篇钢铁
  • 1篇燃料与化工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铁焦初始反应温度的降低及其机理被引量:7
2015年
在铁矿粉配比为10%的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加矿粉、澳矿粉和鄂矿粉对铁焦的反应性、初始反应温度和活化能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焦炭相比,加矿铁焦、澳矿铁焦和鄂矿铁焦的初始反应温度明显降低,降低的幅度取决于铁矿粉的种类和性质;其原因是铁矿粉的催化作用使铁焦的活化能降低,也致使焦炭的反应性提高;初始反应温度、活化能和反应性三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史世庄鲁帅毕学工李鹏毛彦高郑齐
关键词:铁矿粉活化能反应性
焦炭热性质的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预测、改善或根据需要调节焦炭的热性质,同时摸清各种因素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通过16个配煤方案、96组的炼焦试验,在探讨各因素影响规律的基础上,以煤化度指标(Vdaf)、黏结性指标(G和Y)、催化指数(MCI)和堆积密度(d)为参数,建立了焦炭热性质的预测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常规炼焦和捣固炼焦2种生产工艺,揭示了各因素对焦炭热性质影响的内在规律、各因素的最佳值及焦炭热性质所能达到的最佳值;模型精度高、适应性强,既可用于常规炼焦又可用于捣固炼焦;并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及改善焦炭热性质的途径以及高反应性铁焦的开发方法。
史世庄吴琼毕学工张慧轩孙超祺鲁帅
关键词:焦炭热性质
添加剂在配煤炼焦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介绍了黏结剂和瘦化剂配煤炼焦的机理,总结了常用黏结剂和瘦化剂对焦炭的改质效果。配入添加剂炼焦可改善焦炭质量,在焦化行业应用前景广泛。
汪恭二史世庄罗永辉鲁帅林志龙
关键词:黏结剂焦炭质量
印尼煤的煤质特征及与国内炼焦煤配伍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对某焦化公司进口的印尼焦煤、肥煤、1/3焦煤以及国内同牌号的田庄焦煤、两渡肥煤和枣庄1/3焦煤进行煤质及单种煤结焦性对比分析,并以生产常用配比为基础进行20 kg实验焦炉配煤炼焦实验,探讨印尼煤与国内炼焦煤的配伍性能。结果表明,印尼煤均是低灰、低硫、强黏结性、高膨胀性、低流动性的单一煤,其活性高,活惰比均不低于24,而国内炼焦煤有一定的混配,其活惰比为1~2,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含量较为均衡;印尼单种煤所制焦炭的强度和热性能较差;印尼煤替代国内同牌号煤进行配煤炼焦,所制焦炭质量明显下降,并且替代量越大,焦炭质量下降越多。
郭琴董晴雯鲁帅林志龙史世庄
关键词:印尼煤煤质配煤焦炭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