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贞贞
- 作品数:37 被引量:2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咳嗽变异性哮喘常见证候研究被引量:14
- 2023年
- 背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VA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中医药在提高疗效、改善症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证候诊断标准。目的初步探究CVA常见证候及其症状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涉及CVA证候或症状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1-10-02。采用SPSS 25.0软件提取相关信息以建立数据库,并对证候、症状进行频数统计;选取频率>5%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结果推断潜在证候;采用孔明灯Lantern 5.0软件,基于双步隐树分析LTM-EAST算法,构建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以推断潜在证候。综合频数统计、系统聚类以及隐结构分析结果,得到CVA常见证候及其症状特征。结果共纳入文献621篇,涉及症状115个,包括咳嗽、咽痒、痰量少等;涉及证候39个,频率较高的有风邪犯肺证、风寒犯肺证、肺阴虚证等。系统聚类分析推断出6个潜在证候,包括风热犯肺证、肝火犯肺证、肺气虚证等。对频率>3%的症状进行隐结构分析,获得隐变量21个,共计42个隐类,进一步综合聚类推断出12个潜在证候,包括风邪犯肺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等。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最终确定11个常见证候,各证候具备一定症状特征,如风邪犯肺证包含咳嗽、喷嚏、鼻流涕、鼻塞等症状。结论CVA常见证候有11个,分别为风邪犯肺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燥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肝火犯肺证、寒饮伏肺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和肺脾气虚证,各证候的症状特征显著,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为临床调查研究提供依据。
- 王军张东冯贞贞张树娟赵贵香张海龙李建生
- 关键词: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呼吸道疾病证候隐结构模型
- 基于文献的不同分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24
- 2021年
-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NSCLC证候或证素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7月31日。将NSCLC按照TNM(tumor node metastasis classification)分期分为Ⅰ、Ⅱ、Ⅲ、Ⅳ期,提取纳入文献各期中证候、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各期的证候、证素分布规律。结果共纳入32篇合格文献,累计报道病例5286例。将频率≥3%的10个证型作为常见证候,包括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痰湿阻肺证、痰热壅肺证、脾虚痰湿证、阴虚内热证、气滞血瘀证、瘀阻肺络证、痰瘀互结证。将频率≥3%的证素作为常见证素,常见病位证素为肺、脾;常见病性证素为气虚、痰、阴虚、湿、热、血瘀、气滞。结论NSCLC发病以正虚为基础,病位在肺,与脾密切相关。Ⅰ期证候以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痰湿阻肺证为主,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痰为主;Ⅱ期证候以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痰湿阻肺证为主,病性证素以气虚、痰、热为主;Ⅲ期证候以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痰湿阻肺证为主,病性证素以气虚、痰、阴虚为主;Ⅳ期证候以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痰湿阻肺证为主,病性证素以气虚、痰、阴虚为主。
- 刘文瑞冯贞贞李建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证候证素TNM分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初步研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 初步研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方法 基于前期已构建的理论框架及条目池,于全国13家中医院展开临床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根据经典测量理论的重复测量法、离散趋势法、Cronbach’s α系数法及相关系数法分析并筛选条目;采用MULTILOG 7.03软件,选用Samejima等级反应模型,参数估计方法选用边际极大似然估计法,分析条目的区分度参数(a)、难度参数(b)、项目特征曲线、项目信息曲线分析并筛选条目;综合以上两种方法,同时优化条目表达形式,将中医症状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问题形式,初步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结果 发放调查表400份,收回390份,有效387份。根据经典测量理论,风寒证、寒饮证、痰热证、痰湿证、血瘀证分别建议删除4、5、4、3、3个条目;根据项目反应理论,风寒证、寒饮证、痰热证、痰湿证、血瘀证分别建议删除3、4、1、10、4个条目。上述方法结合小组讨论,初步建立包含5个基础证候、41个条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风寒证包含咳嗽、痰色白、痰清稀等13个条目,寒饮证包含喘息、痰色白、痰清稀等7个条目,痰热证包含咳嗽、咳痰、痰色黄等15个条目,痰湿证包含咳痰、胸闷、喘息等12个条目,血瘀证包含咳嗽、喘息、胸闷等8个条目。结论 本研究初步研制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可为下一步条目权重的确定提供依据。
- 冯贞贞何雯青谢洋王佳佳李建生
- 关键词:证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量表条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疗效评价要素研究——基于文献研究结合专家咨询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证候疗效评价要素,为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9年10月17日AECOPD中医证候研究相关文献,建立并规范数据库,统计基础证型及症状的频次频率;对频率≥3%的症状进行聚类分析,推断出常见基础证型并提取相应症状;基于文献研究结果进行专家咨询,分析重要性评分的均值及变异系数等指标,筛选重要性评分较高的基础证型及具有疗效评价属性的相应症状;综合文献研究及专家问卷的结果,最终筛选出AECOPD证候疗效评价要素。结果纳入文献211篇,共979条记录(每个证候作为1条记录),涉及基础证型30个,症状174个;对频率≥3%的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依据中医专业知识推断出7个常见基础证型,包括风寒证、寒饮证、痰热证、痰湿证、血瘀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提取因子载荷系数≥0.3的相应症状。专家问卷中选择频率≥50%、重要性评分均值≥3.0且变异系数≤0.3的基础证型有风寒证、寒饮证、痰热证、痰湿证、血瘀证;同时选取重要性评分均值≥7.0且变异系数≤0.3的相应症状。结论本研究最终筛选出AECOPD 5个常见基础证型,分别是风寒证、寒饮证、痰热证、痰湿证及血瘀证,同时确定了各常见基础证型中具有疗效评价属性的相应症状,为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理论框架及条目池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 何雯青冯贞贞春柳谢洋李建生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疗效评价
- 病证结合模式下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研制的实践与策略被引量:20
- 2022年
- 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可为客观评价中医证候疗效提供依据,丰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目前尚缺乏统一、规范的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研制方法。借鉴国际量表研制规范及中医量表研究思路,依据中医证候特点,基于已研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COPD-STES),初步提出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研制基本流程及关键技术,包括7个主要环节(成立研究小组、预设量表基本特征、构建理论框架及条目池、筛选条目、初步形成量表、确定条目权重及量表的考核)、3项关键技术(基于关联规则及隐结构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的条目筛选方法,基于随机森林法、因子分析法及百分权重法的条目赋权法),可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李建生冯贞贞谢洋王佳佳
- 关键词:中医病因和病机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修订版研制与评价被引量:4
- 2022年
- 背景基于经典测量理论研制的病证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OPD)尚存在局限性,而联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可实现优势互补,为研制/修订测评工具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学支撑。目的研制病证结合ESQ-COPD修订版(mESQ-COPD),并进行测量学特性评价。方法通过成立ES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修订小组、预设问卷基本特征、规范基本概念和术语、修订概念框架、建立条目池和评阅条目等环节,形成mESQ-COPD草表;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265例进行预调查,联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分析与筛选条目,形成mESQ-COPD;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6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365例进行现场调查,评价mESQ-COPD测量学特性。结果最终形成的mESQ-COPD包括4个领域(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19个条目。mESQ-COPD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9,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4个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43、0.869、0.829、0.767;条目与所在领域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798、0.855~0.882、0.795~0.907、0.857~0.93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比较拟合指数、增量拟合指数均为0.94、非规范拟合指数为0.93,标准化残差均方根为0.07,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16;mESQ-COPD及各领域与COPD评估测试的相关系数为0.371~0.538,与改良版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的相关系数为0.329~0.564;肺功能1、2级与肺功能3、4级患者mESQ-COPD及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接受率为99.5%,完成率为99.2%,平均完成时间为(6.13±4.59)min。结论mESQ-COPD由19个条目组成,包括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4个领域,具有�
- 李建生谢洋王佳佳冯贞贞
- 关键词:病人满意度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
- 基于症状间关系及其对证候的贡献度初步建立新冠肺炎常见证候诊断依据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初步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常见证候诊断依据。方法基于采集的654份河南省新冠肺炎临床资料,联合运用关联规则与贝叶斯网络分析常见证候中关联较强的症状群,并进一步分析常见症状群对该证候诊断的贡献度。结果通过关联规则(支持度>10%、置信度>80%及提升度>1的二项关联症状组合)和贝叶斯网络(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且条件概率≥0.45的症状组合)分别得出新冠肺炎9个常见证候中关联密切的症状群;通过贝叶斯公式推导出常见症状群对证候的贡献度;初步建立了新冠肺炎常见证候诊断依据。结论根据常见证候症状间关系建立相关症状群及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初步建立新冠肺炎常见证候诊断依据,可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 春柳冯贞贞李建生谢洋赵虎雷韩伟红王晓春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见证候症状贡献度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条目的赋权研究——以肺气虚证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COPD-STES)肺气虚证为例,联合采用随机森林法、因子分析法及百分权重法确定条目权重,为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形成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基于568例COPD患者的临床调查数据,首先利用Python 3.8编程语言,采用Anaconda Navigator软件中的Spyder集成开发环境,调用Sklearn包中“随机森林分类器”建立初始随机森林模型,计算条目权重;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提取累计方差贡献度>80%的公因子,根据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度及成分得分系数,计算条目权重。然后基于专家问卷中每位专家对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计算条目权重。最后将以上3种方法分别赋以40%、30%、30%的比重,相加得出条目最终权重。结果基于前期已初步形成的COPD-STES,包含9个基础证候、46个条目,其中肺气虚证10个条目。通过随机森林法,计算出肺气虚证各条目的权重系数范围为0.019~0.473;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各条目权重系数范围为0.042~0.152;通过百分权重法,计算出各条目权重系数范围为0.083~0.110。综合3种方法,计算出条目最终权重系数,分别为咳嗽0.188、喘息0.073、胸闷0.082、气短0.256、乏力0.054、恶风0.061、自汗0.073、少气懒言0.064、易感冒0.077、脉弱或脉沉细0.073。结论基于随机森林法、因子分析法、百分权重法的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条目赋权法具有可行性,可为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条目赋权提供新思路。
- 李建生谢洋冯贞贞李宣霖
- 关键词:量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候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初探
- 2025年
- 目的:基于临床调查数据与专家问卷,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恢复期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方法:292例老年CAP恢复期患者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分析其中医证候分布情况。针对41位专家发放“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恢复期中医证候专家问卷”(以下简称“专家问卷”),分析专家的积极系数、熟悉程度系数、Kendall协调系数、证候分布等。结果:292例老年CAP恢复期患者涉及29个中医证候,其中频率超过5%的单一证候包括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等,复合证候包括肺脾气虚证兼痰湿阻肺证与气阴两虚证兼痰热壅肺证。收回专家问卷31份,积极系数为75.61%,熟悉程度系数为0.968,判断系数为0.961,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965,Kendall协调系数为0.254(χ^(2)=1483.038,P<0.001)。专家问卷显示,老年CAP恢复期患者以肺气虚证的均数最大(4.61),变异系数最小(0.11),满分比最高(66.67%);其次为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等。结论:老年CAP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以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及肺脾气虚证兼痰湿阻肺证等为主。
- 宋上跃冯贞贞雷斯媛王明航王明航
- 关键词: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专家问卷调查
- 基于隐结构结合关联规则的中晚期肺癌方药规律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探讨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方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医药治疗肺癌相关文献,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提取合格文献的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分别采用Lantern 5.0及SPSS Molder 14.1软件,对频率>3%的中药进行隐结构及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频数描述,分析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方药规律。纳入文献713篇,涉及中药327味,累计频次12794次;方剂106首,累计频次824次。常用中药有黄芪、白术、甘草、麦冬、茯苓、白花蛇舌草等,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药性偏寒、温、平,药味偏甘、苦、辛,主归肺、脾、胃经;常用方剂有沙参麦冬汤、六君子汤、百合固金汤等。隐结构分析得到隐变量32个、隐类65个,结合专业知识推断得到6个综合聚类模型、11个核心方剂,推断中晚期肺癌常见证候有肺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壅肺证、气滞血瘀证。关联规则分析共筛选强关联规则44条,其中二项强关联规则4条,包括玉竹→麦冬、玉竹→北沙参、砂仁→白术、黄精→黄芪;三项强关联规则40条,包括天花粉+北沙参→麦冬、玉竹+北沙参→麦冬、天花粉+麦冬→北沙参、半枝莲+党参→白花蛇舌草等。结果表明,中药治疗中晚期肺癌以益气养阴药为主,结合辨证选用抗癌解毒、健脾化痰及活血化瘀类药物,以补益肺脾治其本,解毒、祛瘀、化痰治其标。
- 张东冯贞贞王露郭雯刘文瑞张海龙李建生
- 关键词:中晚期肺癌中医药关联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