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义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气
  • 2篇塔里木盆地
  • 2篇盆地
  • 2篇满加尔凹陷
  • 2篇勘探
  • 2篇凹陷
  • 1篇弹性阻抗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沉积
  • 1篇断层
  • 1篇断层活动
  • 1篇断层落差
  • 1篇油层
  • 1篇油层组
  • 1篇油气聚集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有效孔隙度
  • 1篇致密砂岩
  • 1篇致密砂岩储层
  • 1篇砂岩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学院

作者

  • 4篇周义
  • 2篇廖涛
  • 2篇王昌丽
  • 2篇赵靖舟
  • 2篇陈双清
  • 2篇周勇
  • 2篇马建英
  • 2篇赵军
  • 2篇田军
  • 2篇董越崎
  • 2篇刘鸿洲
  • 2篇周可佳
  • 1篇庞雯
  • 1篇张睿
  • 1篇罗继红
  • 1篇尹玲玲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隆起的发现及其勘探意义被引量:18
2002年
哈得逊隆起是新近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西部发现的一个向西南抬升、向北东方向倾伏的大型宽缓鼻状隆起 ,隆起构造主要发育在石炭系以上层位 ,以石炭系较为典型。构造演化史分析表明 ,哈得逊地区在前侏罗纪属于轮南古隆起的一部分 ,二者统一为一向西南倾伏、向北东抬升的大型古隆起构造 ,与现今哈得逊隆起的倾伏方向恰好相反。三叠纪末印支运动后 ,南抬北倾的哈得逊隆起开始形成。晚第三纪以来 ,满西地区石炭系地层也由区域南倾反转为区域北倾 ,并形成石炭系鼻状隆起。在石炭系地层发生翘式反转的过程中 ,哈得逊地区因正好处于翘倾运动的“支点”位置 ,构造位置适中 ,构造作用也相对比较稳定 ,因而对于油气聚集和保存十分有利 ,是满西地区寻找大中型油田最有利的地区。
赵靖舟田军廖涛周勇周义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油气聚集油气勘探
一种油层组级别断层活动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层组级别断层活动速率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预设目的层各个油层组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等间距采样;对选定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频谱分析,确定其存在米氏天文旋回信息;对选定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滤波分析,获取米氏天文...
赵军马建英周可佳杨昱琦刘鸿洲王昌丽董越崎张睿陈双清周义
预测致密砂岩储层有效孔隙度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测致密砂岩储层有效孔隙度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致密砂岩储层中多个深度点的有效孔隙度和杨氏模量,确定有效孔隙度与杨氏模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目标致密砂岩储层的泊松比属性...
马建英周可佳赵军董越崎王昌丽刘鸿洲陈双清尹玲玲杨昱琦周义
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海相油气成藏规律被引量:8
2002年
满西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藏的主要富集区之一,侧向运移是该区油气成藏的一个重要特征。该区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控干古隆起背景、东河砂岩优质输导层的展布以及中一新生代(尤其是晚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动等三大因素。古隆起背景的存在是该区油气藏形成和富集的关键。研究表明,哈得逊古隆起及其斜坡上倾部位是满西地区油气聚集成藏的最有利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层位,东河砂岩地层圈闭和地层一构造复合型圈闭是油气藏形成的主要类型。认为满西地区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应以哈得逊古隆起及其西斜坡为重点。
赵靖舟田军庞雯廖涛贾孝红周勇罗继红周义
关键词:海相成藏规律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勘探方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