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鲲鹏 作品数:7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 河北省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突发性聋患者血清脂肪因子Vaspin、apelin、chemerin水平及临床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血清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specific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脂肪素(aplinpeptides,apelin)和脂肪因子趋化素(chemerin)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8例突发性聋患者为突发性聋组,同时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aspin、apelin和chemerin水平,分析与突发性聋患者年龄、上呼吸道感染及心脑血管合并症等高危因素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分析Vaspin、apelin和chemerin对突发性聋的诊断价值;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影响SSHL相关因素。结果 SSHL组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低于对照组[(4.51±1.45)ng/ml vs(7.83±1.36)ng/ml,t=12.294,P<0.05],且极重度聋患者低于重度聋和中-重度聋患者(t=6.451和8.426,P均<0.05);SSHL组患者血清apelin和chemer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25±0.71)ng/ml vs(3.36±0.52)ng/ml,(9.36±1.28)ng/ml vs(6.42±1.59)ng/ml,t=15.458和10.901,P均<0.05],且极重度聋患者高于重度聋和中-重度聋患者(t=2.098和5.242,2.291和7.060,P均<0.05);ROC分析显示Vaspin、apelin和chemerin对突发性聋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7.94、85.29和91.18,特异性分别为89.13、84.78和73.91,截断值分别为5.60、4.12和7.03 ng/ml;血清Vaspin、apelin和chemerin水平与突发性聋患者年龄比较(t=10.736、4.842和2.196)、与听力曲线分型比较(F=16.586、6.100和6.494)、与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合并症比较均明显相关(t=3.473、8.325和5.959;t=5.417、3.831和3.847,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vaspin、apelin和chemerin水平为SSHL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突发性聋患者血清Vaspin水平较低,血清apelin和chemerin水平均较高,三者均可能参与突发性聋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突发性聋的重要辅助指标。 臧雯 周鲲鹏 向谨娇 周克燕 梁彩妹关键词:趋化因子类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组,6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析研究组各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听力下降程度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L-2/IL-4、TNF-α/IL-4比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IL-2/IL-10、TNF-α/IL-10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与IL-4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性(均P<0.05)。极重度耳聋患者血清IL-4水平低于重度耳聋患者,IL-10水平低于中度耳聋患者,TNF-α水平高于中度、重度耳聋患者(均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同时存在Th1/Th2失衡。Th1介导的IL-2分泌增加,Th2介导的IL-4、IL-10分泌降低,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臧雯 周鲲鹏 张学梅关键词:突发性耳聋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T淋巴细胞亚群 石家庄市210例先天性耳聋青少年耳聋基因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先天性耳聋青少年遗传性耳聋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内切酶方法,对石家庄市5所特殊教育学校210例先天性耳聋青少年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210例耳聋患者中共有82例携带易感突变基因,总突变率为39.05%。其中GJB2基因235delC纯合突变23例(10.95%),杂合突变20例(9.52%);PDS基因IVS7-2A>G纯合突变13例(6.19%),杂合突变为22例(10.48%);线粒体12sRNA DNA A1555G阳性突变为5例(2.38%)。结论石家庄地区先天性耳聋青少年遗传性耳聋的发病率较高,以GJB2基因235delC位点突变为主,其次为PDS基因IVS7-2A>G。部分听力正常者也携带致聋易感基因。 张学梅 董梅 赵宁 刘辉 毛轶楠 周鲲鹏关键词:耳聋 突变 线粒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中、术后个体化护理对患者临床症状、SAQLZ评分和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中、术后个体化护理策略对患者临床症状、SAQLZ量表评分、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术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形成术中监测数据量表。术后依据患者饮食、精神、心理、血压、血糖、血脂及术后创面恢复情况标准化成"术后护理数据量表",根据量表数据制定个体化护理策略。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鼻阻力、鼻塞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白天嗜睡主观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Gai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AQLI)评分,观察2组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干预后鼻阻力、鼻塞VAS评分和白天嗜睡E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干预前日常生活、社交情况、情绪、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 <0. 05)。2组干预后日常生活、社交情况、情绪、症状、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中、术后个体化护理策略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张杰 周鲲鹏 戴光耀 赵淑玲 孟书珍关键词:护理 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或极重度耳聋患儿临床价值及与其耳聋基因筛查阳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耳聋患儿临床价值及与其耳聋基因筛查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30例重度或极重度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儿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于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且治疗前均于我院行耳聋基因筛查,治疗后均进行手术效果的评定,根据其筛查和评定结果记录其耳聋基因筛查情况和术后情况,并比较基因不同的患儿间术后效果情况。结果 (1) 30例患儿中基因筛查阳性率为50.00%,其中GJB2突变率最高(53.53%);(2)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点听觉语言能力、CAP和SIR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其听觉语言能力、CAP和SIR评分不断提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听觉语言能力、CAP和SIR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可进一步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听力和语言功能,且耳聋基因筛查有助于减少下一代先天性耳聋的产生,而基因突变对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患者的近期康复效果未存在明显影响。 周鲲鹏 刘辉 张学梅 臧雯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术 重度耳聋 个性化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压、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2019年 目的研究术中、术后个性化护理对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压、睡眠、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术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形成术中监测数据量表。术后依据患者饮食、精神、心理、血压、血糖、血脂及术后创面恢复情况标准化成"术后护理数据量表",根据量表数据制定个体化护理策略。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6个月临睡、晨起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观察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睡眠结构[快动眼睡眠、慢动眼睡眠(S1、S2为浅睡眠,S3+S4为深睡眠)]、睡眠监测指标(呼吸暂停指数、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微觉醒指数)、魁北克睡眠问卷(QSQ)评分。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1、6个月临睡收缩压、舒张压,晨起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1、6个月临睡收缩压、舒张压,晨起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1个月快动眼睡眠、慢动眼睡眠S3+S4均高于干预前,S1、S2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干预后1个月快动眼睡眠、慢动眼睡眠S3+S4均高于对照组,S1、S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1个月呼吸暂停指数、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微觉醒指数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干预后1个月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1个月白天嗜睡、白天症状、夜间症状、情绪、社会交往、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干预后1个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中、术后个体化护理策略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睡眠状况,提高患 张杰 周鲲鹏 戴光耀 赵淑玲 孟书珍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低通气 护理 头部CT三维重建在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前规划的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基于头部CT的三维重建技术,对复杂的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手术规划,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选取一名男性患者,65岁,体重70 kg,身高170 cm,无头部外伤史、手术史、颅脑疾病家族史。行头部CT平扫,排除脑组织器质性疾病。已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头部CT图像通过逆向工程软件Mimics 15.0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将手术仿真成功的三维模型组件在3-Matic7.0进行测量,对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进行手术规划设计及术后随访观察。结果建立了与CT图像测量结果一致的颅骨、鼻窦及肿瘤的三维立体模型;建立了与手术入路一致的仿真鼻部通道的三维模型;确定了复杂鼻部肿瘤的手术方案及预后评估。术中切除肿瘤组织测量结果为X轴最大值为64.78mm,Y轴71.21 mm,Z轴86.46 mm,总体积为58.88 ml,其形态、大小与术前三维重建测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根据三维立体模型分析得出的数据设计手术方案,有助于顺利完成手术,对个体化鼻窦肿瘤手术设计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蔡丽 马建刚 于磊 毛昳楠 周鲲鹏 杨彦忠 任国山关键词: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窦 手术规划 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