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影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区域金融
  • 3篇区域金融风险
  • 3篇金融
  • 3篇金融风险
  • 1篇动态演进
  • 1篇演进
  • 1篇银行
  • 1篇银行风险
  • 1篇银行风险承担
  • 1篇金融风险防范
  • 1篇货币
  • 1篇货币政策
  • 1篇产业结构
  • 1篇产业结构效应
  • 1篇传染

机构

  • 4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张影
  • 3篇沈丽
  • 2篇李文君
  • 1篇吴琼

传媒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改革
  • 1篇南方经济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基于经济四部门视角被引量:23
2019年
文章基于我国2005-2016年的分省数据,采用SMR和基尼系数法刻画了区域金融风险的时空演化趋势,并通过构建多样化空间关联模式,运用空间偏微分方法,从经济四部门视角验证了区域金融风险时空演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从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时空演化来看,在时间维度上,大部分省份仍存在较高的金融风险,在空间维度上,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金融风险地区内差异较大,中部较小,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金融风险的地区间差异最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最小;区域内政府、企业和家庭部门是导致区域金融风险时空演化的主要原因,且区域间的风险外溢效应加大了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冲击作用。因此,国家防控金融风险要切中要害,从区域金融风险的源头抓起,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防止区域内外驱动机制对区域金融风险的放大作用,避免决策偏误。
沈丽张影李文君刘媛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
我国金融风险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被引量:13
2019年
运用Dugum基尼系数法研究2005~2016年我国金融风险的地区差异大小及来源,并使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其分布动态演进。研究表明,我国金融风险地区差异逐渐扩大,地区内差异是我国金融风险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各个地区金融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金融风险呈梯队分布,中部、西部地区呈现微弱的多级分化趋势,东北地区则表现为较严重的两极分化。对我国金融风险地区差异及分布动态的深入剖析,可为重点防范、协作治理和主动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政策参考。
沈丽张影张好圆
关键词:金融风险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空间传染路径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本文从经济四部门入手,基于区域内外两个角度对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的空间传染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并在合理测度中国区域金融风险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偏微分方法验证了上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存在企业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家户部门—金融部门的区域金融风险传染路径,且由于家户贷款属于个人行为,金融机构向企业融资是市场行为,通过融资平台向地方政府融资存在行政干预,从而政府、企业和家户部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但从影响程度看,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是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传染源。此外,由于存在区域间政府竞争、技术知识溢出及资本、劳动力流动等区域间作用渠道,上述传染效应会被进一步放大。最后,从区域内和区域外两个方面对中国防控区域金融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沈丽张影李文君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与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述评——基于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视角被引量:9
2016年
本文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视角下对中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展开述评,认为货币政策在实际传导过程中确实存在结构性效应,其原因在于各行业和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异性使其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响应不一;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是导致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性效应的重要原因,而其区域结构性效应的成因主要源于区域之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异质性特征;我国目前实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有利于对冲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维护整体社会融资成本稳定,提升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我国央行应全面考虑不同行业和区域生产要素异质性,持续创造更多具备定向调整功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以对冲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使货币政策在定向和微调上更加精准和有效。
吴琼张影
关键词:产业结构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