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炉
  • 2篇电炉厂
  • 2篇职业病
  • 2篇职业病危害
  • 2篇控制效果评价
  • 2篇粉尘
  • 1篇职业病危害控...
  • 1篇职业病危害控...
  • 1篇职业病危害控...
  • 1篇扫描仪
  • 1篇生产性粉尘
  • 1篇涂料
  • 1篇建设项目职业...
  • 1篇功能涂料
  • 1篇粉尘危害

机构

  • 4篇苏州工业园区...

作者

  • 4篇刘仁平
  • 4篇徐志明
  • 2篇王胜利
  • 2篇姚俊
  • 1篇茅辉军
  • 1篇刘建峰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职业与健康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苏州市工业园区电炉企业生产性粉尘危害调查
2008年
目的调查分析电炉厂生产性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对苏州工业园区32家电炉厂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1800名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体检。结果电炉厂的粉尘种类主要是电焊烟尘和岩棉尘(总尘、下同),其中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0.68~64.07 mg/m3,超标率12.5%,超限倍数0.2~16.0。岩棉粉尘PC-TWA为1.05~12.53 mg/m3,超标率26.6%,超限倍数0.3~4.3。作业工人体检1800人(接尘工人1067人,非接尘工人733人),尘肺0+检出人数2人,检出率1.1‰;职业禁忌证14例(肺结核12例、肺气肿2例),检出率7.8‰;肺部异常阴影2例,检出率1.1‰。肺功能测试结果分为接尘组和非接尘组,结果接触粉尘可导致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指标下降,接尘工龄长肺功能值异常率高,接尘工人的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非接尘工人。结论电炉厂存在比较严重的粉尘职业危害,接尘工人的肺功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有关部门应重点做好通风防尘工作和个人卫生防护;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护,保障作业工人的健康。
徐健英刘仁平姚俊徐志明
关键词:电炉厂粉尘
某化工企业功能涂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识别功能涂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确定其对劳动者的危害程度,评价相应的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及定量分级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丙酮、异丙醇、乙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甲苯、甲醇、粉尘及噪声,其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最高值分别为51.7、22.6、61.3、9.3、78.8、21.4 mg/m3、粉尘3.64倍及噪声73.6 dB(A);其中调色、混合搅拌工作岗位的粉尘总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一般危害,其中职业病防护措施需改善。
徐志明徐健英刘仁平王胜利
关键词:功能涂料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某扫描仪生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010年
目的对某扫描仪生产线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评价表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丙醇、丙酮、二氧化锡、铜烟、紫外线、激光、噪声和电磁辐射。检测结果表明,除马达平衡岗位噪声〔89 dB(A)〕超标外,其他岗位噪声和各毒物工作场所浓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紫外线强度在关门状态时(正常情况下门处于关闭状态)强度远低于国家标准,说明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是有效的。电磁辐射、激光的检测结果远低于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对噪声、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王胜利刘仁平茅辉军徐志明刘建峰
关键词:扫描仪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苏州市工业园区电炉厂生产性粉尘危害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电炉厂生产性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对32家电炉厂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作业场所粉尘测定、作业工人职业性体检。结果电炉厂的粉尘种类主要是电焊烟尘和岩棉尘,其中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为...
徐健英刘仁平姚俊徐志明
关键词:电炉厂粉尘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